[发明专利]一种红心猕猴桃粉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4340.5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3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李迪;顾欣;曲留柱;黄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三峡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19/00 | 分类号: | A23L1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晶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9 | 代理人: | 李靖 |
地址: | 404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心 猕猴桃 制备 方法 | ||
一种红心猕猴桃粉的制备方法是以红心猕猴桃为原料,分别经过挑选、清洗、去皮、榨汁、过滤、添加果胶酶、过滤、再经原辅料混合、均质、喷雾干燥等步骤制得;本发明产品具有携带、服用方便的优点,并且口感极佳,易于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制备过程中,产品不会发生褐变,有益成分能尽可能保存;均质过程不会堵塞均质机,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喷雾干燥过程未出现挂壁现象,猕猴桃粉不会出现糊状和结块现象,喷雾过程也不会出现糊锅现象,成品猕猴桃粉均匀,出粉率可高达83.19%,冲调过程不会分层,冲调性能优越,成品粉末货架期长,可长达12个月,制备方法简单可行,制得市场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心猕猴桃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Planch),又叫奇异果,果形一般为椭圆状,早期外观呈绿褐色,成熟后呈红褐色,表皮覆盖浓密绒毛,不可食用,其内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或者红色的种子。因猕猴喜食,故名猕猴桃;亦有说法是因为果皮覆毛,貌似猕猴而得名,是一种品质鲜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水果。猕猴桃的果实细嫩多汁,质地柔软,口感酸甜,香气馥郁。新鲜的猕猴桃Vc含量很高,比一般的其他水果都高,其中100g的Vc的含量都高达到180~400mg。成熟的猕猴桃果实中还含有10%~18%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机酸含量1.4%~2.1%,含糖量是9%~15%。还含有猕猴桃碱、蛋白水解酶、单宁果胶和糖类等有机物,以及钙、钾、硒、锌、锗等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秦岭北麓是中国猕猴桃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民间人工栽培的历史达一千多年。
如今,猕猴桃在国内外相当受欢迎,在于猕猴桃的营养价值高、味美。猕猴桃不仅维生素含量非常高,而且氨基酸和矿物质含量也不低。猕猴桃在全世界被誉为“水果之王”,猕猴桃果实酸甜适宜,营养价值非常高而脂肪含量很低,含有的热量却很低。维生素含量却丰富,猕猴桃还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猕猴桃花含挥发油,茎皮及链含胶质。猕猴桃果实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注定了猕猴的营养价值非常高。我国在1957年就开始试制果汁、果酒、果汁;70年代以来,在国内,先后已经有三十四个厂加工利用猕猴桃,其制品主要有糖水猕猴桃果、叶、片、酱、辅、酒、晶等。目前国内对猕猴桃价值的研究可谓是非常的全面。目前猕猴桃研究热点有化学成分、药用价值、保健食品、食品加工、保藏方面的研究等。国外在食品领域中,对猕猴桃的研究偏向对果酒、果醋、果酱等方面。国内则偏向对猕猴桃果脯、猕猴桃软饮料方面。
将猕猴桃经过现代技术进行加工,制成猕猴桃粉具有携带、服用方便,且口感极佳;目前在制备过程中,产品性状容易褐变,进而使得成品有益成分下降;均质过程容易堵塞均质机,喷雾干燥过程会出现挂壁现象,从而导致猕猴桃粉成糊状甚至结块的现象,喷雾过程还容易出现糊锅现象,成品猕猴桃粉粒径小,粉末不均匀,冲调后容易分层,冲调性差,严重影响其美观、口感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心猕猴桃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红心猕猴桃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以红心猕猴桃为原料,分别经过挑选、清洗、去皮、榨汁、过滤、添加果胶酶、过滤、再经原辅料混合、均质、喷雾干燥等步骤制得;其中原辅料混合步骤中所添加的辅料为麦芽糊精、微晶纤维素、维生素C。
进一步,为了更大限度的保持红心猕猴桃粉的性状,使得产品性状不会褐变,均质过程不会堵塞均质机,喷雾过程不会出现挂壁、结块和糊锅现象,一种红心猕猴桃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包括下列步骤制得:
1.猕猴桃原料挑选:人工挑选,挑选成熟度高的猕猴桃果实,待用;
2.清洗:用自来水进行手工清洗,去除猕猴桃表面的污渍,待用;
3.去皮:将猕猴桃去皮,收集果肉,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三峡学院,未经重庆三峡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43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