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型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4300.0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88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和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5 | 分类号: | H01M10/0585;H01M4/6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固体 电池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层叠型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提供在制造工序中不引起全固体电池层叠体的面方向端部的变形并且单位体积的电池性能优异的层叠型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层叠型全固体电池(100)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将全固体电池层叠体(15)收容于由层叠膜21构成的外装体(20)内,上述全固体电池层叠体(15)具有1个以上的将具有负极集电接片(1a)的负极集电体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和具有正极集电接片(5a)的正极集电体层依次层叠而成的全固体电池单元;从外装体(20)的外侧在层叠方向对收纳于外装体(20)内的全固体电池层叠体(15)加压;一边维持加压一边向外装体(20)内注入填充材料;和将外装体(20)密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型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能量密度和输出密度高并且轻质的电池,已知将多个发电要素封入层叠膜内的层叠型电池。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正极板、隔板和负极板层叠或卷绕而成的发电要素收纳于高分子-金属复合而成的层叠膜外装材料中的电池组。该专利文献1中还记载了能够将固体电解质应用于该专利文献规定的电池;将发电要素插入层叠膜内之后,在进行密封之前进行抽真空。
专利文献2涉及将全固体电池单元用由热塑性树脂或热固化性树脂构成的外装材料被覆的全固体电池。在该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中记载了将全固体电池单元用聚丁二烯树脂组合物被覆后收纳于层叠膜内的例子。
专利文献3涉及在集电体箔的面上设置了绝缘性层的双极性电池。作为该专利文献的实施方式的例子,记载了绝缘性层比单电池的厚度长地突出在集电箔的外侧的构造、还具有覆盖各电极端部的其他的绝缘性层的结构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222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0328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1341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专利文献1的技术,在将发电要素、典型地为全固体电池层叠体真空封入层叠膜内时,有时发电要素的端部变形等而发生短路。
如果在专利文献1的电池组中应用专利文献2和3的技术,认为能够防止全固体电池层叠体端部的变形等以及由它们引起的短路。但是,全固体电池单元的整体被树脂被覆的专利文献2的电池以及具有长突出结构的绝缘体层或多个绝缘体层的专利文献3的电池中,有助于发电的单元以外的构成要素在电池整体中所占的体积比例比较大,在单位体积的电池性能方面不利。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制造工序中不引起全固体电池层叠体的面方向端部的变形并且单位体积的电池性能优异的层叠型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不发生全固体电池层叠体的面方向端部的变形、单位体积的电池性能优异的层叠型全固体电池。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如以下所述。
[1]层叠型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将全固体电池层叠体收容于由层叠膜构成的外装体内,上述全固体电池层叠体具有1个以上的将具有负极集电接片(tab)的负极集电体层、负极活性物质层、固体电解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和具有正极集电接片的正极集电体层按该顺序层叠而成的全固体电池单元;
从上述外装体的外侧在层叠方向对收纳于上述外装体内的上述全固体电池层叠体加压;
一边维持上述加压一边向上述外装体内注入填充材料;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43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膜及软包电池
- 下一篇:相变和风冷结合的高效散热动力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