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致动器的设置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13866.1 | 申请日: | 2018-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11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三轮浩也;深井晃;北川文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上开明堂 |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B60L5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致动器 设置 构造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对连结部的摆弄的致动器的设置构造。致动器(10)的设置构造由设置于受电连接器(3)的设置面(3v)和致动器(10)构成。致动器(10)具有:下外壳(20),其配置于设置面(3v);上外壳(30),其安装于下外壳(20);以及连结部(130),其将下外壳(20)和上外壳(30)连结。设置面(3v)具备遮挡连结部(130)的顶端(33a)的台阶面(3y)。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致动器的设置构造。
背景技术
在对搭载到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车辆的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情况下,通过将充电线缆的充电连接器安装于被设置于车身的充电口的受电连接器,从充电线缆向蓄电池供电。通常,在受电连接器设置有用于防止充电连接器从受电连接器脱落的致动器。
作为致动器,存在如下致动器,该致动器具备:下外壳,其设置于受电连接器的上方;上外壳,其配置于下外壳的上方;连结部,其将下外壳和上外壳连结(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连结部具备:爪部,其从上外壳的外周缘部向下方延伸;卡合突起部,其设置于下外壳,并与爪部卡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204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以往的连结部位于从充电口看得见的位置,因此,有可能使爪部的顶端向跟前侧移动而其与卡合突起部之间的卡合脱离、或爪部被折断而成为摆弄的目标。尤其是,在折断后的爪部的破损片夹在受电连接器与充电连接器之间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将充电连接器安装于受电连接器。
本发明以解决所述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对连结部的摆弄的致动器的设置构造为课题。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是由设置于受电连接器的设置面和致动器构成的致动器的设置构造。所述致动器具有:第一外壳,其配置于所述设置面;第二外壳,其安装于所述第一外壳;以及连结部,其将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连结。所述设置面具备遮挡所述连结部的顶端的遮蔽部件。
根据本发明,能够利用遮蔽部件遮挡连结部的顶端,并且,由于遮蔽部件而无法使连结部的顶端向跟前侧移动。由此,能够防止对连结部的摆弄。
优选的是,所述连结部具有:爪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以及卡合突起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并与所述爪部卡合,所述遮蔽部件遮挡所述爪部的顶端。
如此一来,能够利用遮蔽部件遮挡爪部的顶端,并且,由于遮蔽部件而无法使爪部的顶端向跟前侧移动。由此,能够防止对爪部的摆弄。
优选的是,所述遮蔽部件包括台阶、凹部或孔地构成。
如此一来,没有追加零部件就能够防止对爪部的摆弄。由此,能够抑制摆弄防止对策所花费的成本。
优选的是,所述爪部具有遮挡所述卡合突起部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包覆部。
如此一来,能够防止对卡合突起部的摆弄。
根据本发明的致动器的设置构造,能够防止对连结部的摆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使用形态的侧视图。受电连接器和充电连接器的一部分表示为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上开明堂,未经株式会社村上开明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38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精密SIM卡通信电子元器件
 - 下一篇:致动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