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超导量子磁探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3742.3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54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康东;姬有仓;刘伟;李玉红;杨小峰;康羽翎;白成武;张丽娟;李庭筠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同创众益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V3/00 | 分类号: | G01V3/00;G01V3/38 |
代理公司: | 成都创新引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9 | 代理人: | 向群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探测 人工智能 超导量子 开始采集信号 信号进行处理 系统初始化 数据分析 无损伤 采集 | ||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超导量子磁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系统初始化,开始采集信号;
步骤2: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
步骤3:对处理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超导量子磁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采集信号的方法包括:采用SQUID传感器及其电子学系统、低温保持器、电磁屏蔽室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构成的采集系统进行采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超导量子磁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信号过程中SQUID传感器与杜瓦位于屏蔽室中,杜瓦悬挂在屏蔽室中央位于人体前胸正上方,杜瓦的高度可通过旋转悬挂支架来调节,SQUID传感器要尽可能地靠近杜瓦底部以缩短与前胸之间的距离。其他的室温电子学设备,包括SQUID控制器、示波器、数据采集系统等均位于屏蔽室外,SQUID与控制器之间通过一根低温电缆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超导量子磁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的方法包括:使用标量ea和eW描述平面上每一个点的矢量系统a和W电流密度分布结构,相应地,使用以下算法确定该值:参数e定义为源平面相应点系统a和W电流密度矢量之和的矢量振幅:
计算每一个电流系统a和W标量参数e的整数值(源平面上);
计算每一个系统a和W的标示参数的“标准化”分布,使总幅度等于1;
-使用得到的数值计算以下参数:
参数Δ(“熵”)只有正值,如果研究的配对分布图的矢量电流密度分布完全一致,则该值等于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超导量子磁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对处理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包括:
采用预设的训练数据集对预设的网络架构进行训练,获得训练后的模型;
采用预设的测试数据集对所述训练后的模型进行测试,获得感受性曲线;
将待分析数据导入所述训练后的模型,输出待分析数据的逻辑输出值;
将所述待分析数据的逻辑输出值在所述感受性曲线中进行比对,计算并输出分析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同创众益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未经成都同创众益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37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