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心轴类零件的电泳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3647.3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2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广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3/22 | 分类号: | C25D13/22;C25D13/14;C25D17/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岳兵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车 固定块 吊具 空心轴类零件 电泳 弹簧连接 沉槽 滑道 架杆 底部连接 电泳涂装 间隔设置 电泳池 夹持块 吸引体 锥台形 弹簧 滑轮 白坯 竖直 下端 漂浮 吸引 | ||
本发明涉及电泳涂装吊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心轴类零件的电泳吊具,包括两根竖直的架杆,架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弹簧,还包括小车,所述小车的底部采用第二弹簧连接有四个滑轮,小车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固定块,固定块远离小车的一端与第一弹簧连接,固定块上均设有一个圆形的沉槽,沉槽中设有一个锥台形的夹持块;还包括固定在电泳池底的滑道,所述滑道包括若干带有磁性的磁性段和若干不带磁性的普通段,所述磁性段和普通段间隔设置,所述小车的底部连接有与磁性段相互吸引的吸引体,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零件漂浮导致零件的白坯和薄漆率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泳涂装吊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心轴类零件的电泳吊具。
背景技术
电泳涂装技术是汽车等零部件后期处理的常用技术,在电泳涂装中会用到吊具,将待电泳涂装的零件挂于吊具的挂钩或夹具上,然后将吊具再挂到传输链上,进行后续的电泳涂装操作。
然而,对于某些仅涂装外表面的空心轴类零件,需将空心轴类零件的两端密封住,零件内形成充满空气的内腔,因此,零件可能会始终漂浮在电泳池的表面上,1、造成镀膜不均匀,可能存在部分未被镀膜。2、易在电泳槽内漂浮而脱离挂钩,导致工件的白坯和漆薄率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心轴类零件的电泳吊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零件漂浮导致零件的白坯和薄漆率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空心轴类零件的电泳吊具,包括两根竖直的架杆,架杆的下端连接有第一弹簧,还包括小车,所述小车的底部采用第二弹簧连接有四个滑轮,小车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固定块,固定块远离小车的一端与第一弹簧连接,固定块上均设有一个圆形的沉槽,两个沉槽相向设置,沉槽中设有一个锥台形的夹持块,两个夹持块的头部相向设置,夹持块的底部螺纹配合在沉槽内;还包括固定在电泳池底的滑道,所述滑道包括若干带有磁性的磁性段和若干不带磁性的普通段,所述磁性段和普通段间隔设置,所述小车的底部连接有与磁性段相互吸引的吸引体。
本基础方案的技术原理为:将零件置于两个夹持块的中间,旋转夹持块,由于两个夹持块的头部相向设置,夹持块的底部螺纹配合在沉槽内,因此夹持块的头部分别从两端进入零件的中空内孔中,从而将零件夹持并将中空内孔密封,零件内形成充满空气的内腔。零件被稳固地夹持在两块夹持块之间后,零件被固定在了小车上。
将小车深入电泳池中,零件内有充满空气的内腔,因此零件受到浮力。同时,滑道的磁性段对连接在小车底部的吸引体有吸引力,因此小车克服浮力向电泳池底运动并被吸引在磁性段上,第一弹簧被拉伸,第二弹簧被压缩。吊具沿吊轨滑动,因此小车沿滑道运动,当小车运动到普通段后,小车底部的吸引体失去来自滑道的吸引力,小车在零件的浮力作用下,以及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的弹性恢复力下离开滑道并向上运动。吊具继续沿吊轨滑动,小车继续沿滑道向前运动,当小车再次运动到磁性段时,小车再次在吸引力下克服浮力向电泳池底运动。
小车沿滑道运动的过程中在电泳池中上上下下地往复运动,因此,小车在电泳池中的运动轨迹为波浪形。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空心轴类零件随小车在电泳池中沿波浪形轨迹行走,解决了空心轴类零件始终漂浮在电泳液表面的问题。并且,零件并非静止在电泳液中,而是沿波浪形轨迹行走,对电泳池中的电泳液起到搅拌的效果,有利于电泳液混合的均匀。因此有助于零件的镀膜更均匀,降低薄漆率。
2、零件在在电泳池中沿波浪形轨迹行走,有助于零件充分地吸附漆料,降低薄漆率。
3、本方案中的夹持块适合夹持各种管径和不同长度的轴类零件,并避免内孔被镀膜。
进一步,所述普通段的长度小于磁性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广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广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3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