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房间内光照环境真实模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2350.5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0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周亮;全波罗;李春梅;常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蜜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T15/50;G06T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照 位置处 三维模型 真实模拟 三维空间 跟踪定位器 函数关系式 光照环境 建立系统 灯光 光照强度检测 分布位置 室内光照 装置检测 自然光线 窗位置 空间点 轮廓点 门位置 出窗 墙面 探笔 转折点 门窗 测量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房间内光照环境真实模拟方法。本发明包括(1)采用三维空间跟踪定位器的探笔测量出墙面转折点、门窗轮廓点的位置信息,以及灯光的分布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采用三维模型建立系统实现三维模型的初步建立;(2)通过光照强度检测装置检测出窗位置处的光照强度F1,门位置处的光照强度F2,以及三维空间跟踪定位器位置处的光照强度F3,通过检测到的光照强度F1、F2和F3对应计算出光照强度对应函数关系式;将各个灯光的光照强度与距离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输入到三维模型建立系统中,某一个空间点的光照强度为灯光在该位置处的光照强度与窗位置处自然光线在该位置处的光照强度之和。本发明能更好的实现室内光照角度和强度的真实模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拟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房间内光照环境真实模拟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室内三维定位技术,当其应用在模型建立中时,通常是采用摄像机摄取图像,然后通过图像的帧数来模拟建造模型,其算法复杂,建造模型所用设备成本较高,精确度不高,尤其是对于不同光照情况下,室内环境的模拟效果较差。
采用现有技术中方法和装置建立出的模型,在地板、墙纸等展示时,由于光线角度、强度等原因,实际施工完成的效果图与展示出的图片之间存在极大差异,容易导致消费不满意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建立模型的方法建立出的模型,其在地板、墙纸等展示时,实际施工完成的效果图与展示出的图片之间存在极大差异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房间内光照环境真实模拟方法。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房间内光照环境真实模拟方法,包括:
(1)采用三维空间跟踪定位器的探笔测量出墙面转折点、门窗轮廓点的位置信息,以及灯光的分布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采用三维模型建立系统实现三维模型的初步建立;
(2)通过光照强度检测装置检测出窗位置处的光照强度F1,门位置处的光照强度F2,以及三维空间跟踪定位器位置处的光照强度F3,通过处理器将检测到的光照强度F1、F2和F3对应计算出光照强度对应函数关系式;
将各个灯光的光照强度与距离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输入到三维模型建立系统中,模型中某一个空间点的光照强度为灯光在该位置处的光照强度与窗位置处自然光线在该位置处的光照强度之和。
其中,三维空间跟踪定位器进行位置信息测量的具体方法为:采用探笔分别对墙面上的各个转折点进行定位,将各个转折点的位置信息依次标记为A1、A2、A3……An;采用探笔分别对墙面上的窗的轮廓点进行定位,将各个轮廓点的位置信息依次标记为B1、B2、B3……Bm;采用探笔分别对墙面上的门的轮廓点进行定位,将各个轮廓点的位置信息依次标记为C1、C2、C3……Cp,采用探笔分别对房间内灯光的位置进行定位,将各个灯光的位置信息依次标记为D1、D2、D3……Dr;对各个位置信息进行存储。
进一步,所述三维空间跟踪定位器包括FASTRAK系统和与其连接的探笔。
进一步,所述探笔安装在伸缩连接支架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系统的优化设置,能够有效将自然光照与灯光的光照结合起来,更好的实现室内光照角度和强度的真实模拟,模拟效果更加真实,提高地板、墙纸等展示时的真实程度,更好地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2、本发明结构的优化,能够更加方便、快速且准确的实现位置信息的测量,模拟的情况更加准确、真实,模拟采用的数据的采集更加快速。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蜜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蜜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23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