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纤维增强树脂成型品及其制造方法与制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1721.8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19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樱井基树;林健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69/02 | 分类号: | B29C69/02;B29C43/02;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栗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增强 树脂 成型 及其 制造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纤维增强树脂成型品及其制造方法与制造装置。纤维增强树脂成型品(10)以包含纤维增强树脂的片状基材(12)为基础成型为立体形状。纤维增强树脂成型品(10)具有三个方向结合角部(26、29),该三个方向结合角部(26、29)通过彼此不同的3个方向的板部相连而构成。纤维增强树脂成型品(10)具有褶皱(24a、27a)和厚壁部(40),其中,褶皱(24a、27a)通过片状基材(12)被折叠而从异向结合角部(26、29)突出;厚壁部(40)至少层积于形成有褶皱(24a、27a)的部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纤维增强树脂为材料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品及其制造方法与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以纤维增强树脂为材料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品由于重量轻且具有高刚性,因此被用于多种用途。例如,如日本发明专利授权公报第3628438号所示,这种纤维增强树脂成型品有时成型为具有3个不同方向的板部相互连接的异向结合角部的立体形状(箱体)。
但是,在通过利用成型模具的压力成型来制造具有异向结合角部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品时,由片状的基材弯折成纤维增强树脂成型品,因此会在异向结合角部附近的折叠部分产生褶皱。并且,若褶皱较大,则基材变成被折叠的折叠部。这样,当形成折叠部时,通过在压力成型中夹持折叠部,而较高的成型压力被施加于折叠部,另一方面,较小的成型压力被施加于其他部分。其结果,会在纤维增强树脂成型品上发生意想不到的标识识别性下降,另外,所产生的褶皱也会成为导致成型品的强度不足的原因。
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在压力成型之前进行切割片状基材局部的切割工序,以在压力成型中不会使纤维增强树脂成型品产生折叠部的方式来进行制造。然而,如果进行这种切割工序的话,会使制造成型品时的工时和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创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得到足够的强度并且减少制造时的工时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品及其制造方法与制造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品以包含纤维增强树脂的片状的基材为基础成型为立体形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树脂成型品具有异向结合角部、褶皱和厚壁部,其中,所述异向结合角部通过3个以上彼此不同方向的板部相连而构成;所述褶皱通过成型时的构成所述基材的板材的变动而从所述异向结合角部或者所述异向结合角部附近的板部向板厚方向突出;所述厚壁部至少层积于形成有所述褶皱的部位。
根据上述结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品通过厚壁部层积于包含形成于异向结合角部的褶皱的部位,而不用考虑褶皱的产生,便能够压力成型纤维增强树脂成型品。据此,能够在成型时如设计的那样施加成型压力来高精度地使成型品成型。而且,厚壁部能够抑制因褶皱的产生而引起的纤维增强树脂成型品的强度下降。另外,厚壁部能够简单地层积于从异向结合角部或者异向结合角部附近的板部突出的褶皱,从而能够简化纤维增强树脂成型品的制造工序。
并且,优选所述厚壁部为通过注塑成型与所述异向结合角部一体化的注塑成型部。
这样,通过注塑成型,能够使纤维增强树脂成型品的作为厚壁部的注塑成型部简单地形成,从而进一步实现制造时间的缩短等。
另外,优选所述褶皱形成使所述基材折叠的折叠部,所述厚壁部覆盖包含所述异向结合角部的所述折叠部。
据此,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被预测会形成折叠部的部位的强度。
在此,优选在所述异向结合角部还设置有凸缘部,该凸缘部通过向不同的方向弯曲而构成,所述厚壁部还层积于所述凸缘部。
这样,厚壁部通过层积于凸缘部,而能够覆盖可能也会在凸缘部产生的褶皱(折叠部),并且能够同时提高凸缘部附近的强度。
另外,优选所述厚壁部从所述异向结合角部的表面突出的突出量大于所述凸缘部的突出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17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