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纯天然美白祛斑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10895.2 | 申请日: | 2018-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96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 发明(设计)人: | 乔湘丽;刘坚卫;刘奕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安智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92;A61Q19/02;A61Q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3400 江苏省淮***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美白祛斑 洋甘菊提取物 白术提取物 化妆品领域 黄芪提取物 茶树精油 根提取物 光果甘草 荷荷巴油 千日红 提取物 美白 祛斑 化妆品 吸收 | ||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领域,涉及一种具有美白、祛斑功效的组合物包括:光果甘草根提取物、千日红提取物、黄芪提取物、洋甘菊提取物、茶树精油、白术提取物、荷荷巴油。这七种组分的经过有机的组合,将其制成美白祛斑化妆品有显著的美白祛斑的效果。该产品具有纯天然、吸收好、美白祛斑效果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天然美白祛斑组合物,以该组合物为活性物质的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美白类化妆品的需求已从单纯的物理性遮盖向功能性转化,同时也更加关注美白化妆品的安全性。纯天然的含植物概念的产品开始进入消费者的视野。为满足消费者对天然、绿色、健康产品的需求,国内外企业也不断加大在植物化妆品领域的研究投入。
皮肤颜色与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密切相关,黑色素其实是一种蛋白质,当紫外线照射在皮肤上,色素细胞分泌麦拉宁素,激活酪氨酸酶,酪氨酸酶对酪氨酸的羟基化及对多巴的氧化,酪氨酸酶相关蛋白-1( 多巴色素互变酶)对多巴色素的催化和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 二羟基吲哚羧酸氧化酶) 对二羟基吲哚羧酸的催化,活性氧的存在则会促进酶催化反应的进行,还会使浅色的还原性色素被氧化成深色的氧化性黑色素,从生理上说,美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阻碍黑色素的生成。即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的合成或取代酪氨酸酶的作用底物,从而达到抑制黑色素形成的目的,或是通过阻断黑色素形成或黑色素还原剂抑制黑色素形成,最后达到皮肤增白的目的色斑是由于皮肤黑色素的增加而形成的一种常见面部呈褐色或黑色素沉着性、损容性的皮肤疾病,多见于女性。当大量紫外线照射时或者新陈代谢不佳时,体内过量黑色素就会逐渐堆积到表皮,进而形成色斑。色斑形成有很多不同的原因,常见的有内分泌失调、生活习惯不健康、长时间日照等。色斑的形成还会加重黑色素的沉积、使皮肤干燥、干裂、使皮肤变薄及敏感。减少黑色素的沉积或是排出黑色素对祛斑而言有很重要的意义。
从另一个角度看,祛斑和美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都直接与黑色素的形成相关,但有些可以实现美白效果的活性物质,可能由于制备或使用过程的不当,导致发生黄斑、致敏,甚至存在致癌的潜在风险,如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度较高β-熊果苷和α-熊果苷在高温、低pH 值条件下,或在皮肤微生物皮肤葡萄糖苷酶作用下可转化为禁用物质氢醌,,进而导致外源性黄褐病、白斑病和致敏。
现有技术中,虽然在化妆品中添加了各种各类的美白祛斑活性物质,但是由于活性物质的效果与皮肤的吸收程度的关系,往往无法真正起到有效的美白祛斑,或是活性物质的添加量需要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才能实现有效的祛斑美白,进而影响了生产成本。
因此,如何获得一种可以安全、有效、吸收效果好,生产成本低的祛斑美白产品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天然美白祛斑组合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美白祛斑产品安全性不佳、吸收效果不理想、美白祛斑效果不好、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纯天然美白祛斑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植物提取物:光果甘草根提取物5-9份、千日红提取物6-8份、黄芪提取物2-5份、洋甘菊提取物2-5份、茶树精油5-8份、白术提取物5-8份、荷荷巴油10-15份。
优选的,光果甘草根提取物6-8份、千日红提取物5-7份、黄芪提取物3-4份、洋甘菊提取物3-4份、茶树籽油6-7份、白术提取物6-7份、荷荷巴油10-14份。
进一步优选,光果甘草根提取物7份、千日红提取物6份、黄芪提取物4份、洋甘菊提取物4份、茶树籽油6份、白术提取物6份、荷荷巴油13份。
进一步的,其中千日红提取物采用如下制备方法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安智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淮安智品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08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山刺玫果实抗氧化面膜粉
- 下一篇:一种护肤型杀菌消毒洗手液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