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特异性识别HPV18 L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110881.0 申请日: 2018-02-05
公开(公告)号: CN108276491B 公开(公告)日: 2021-01-12
发明(设计)人: 吴稚伟;郑楠;吴喜林;袁换云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薇熙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K16/08 分类号: C07K16/08;G01N33/569
代理公司: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代理人: 杨立;李航
地址: 210043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新锦***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特异性 识别 hpv18 l1 蛋白 单克隆抗体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可特异性识别HPV18 L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包括重链区和轻链区,其中所述重链区的序列为SEQ ID NO:1或3,或者与SEQ ID NO:1或3具有80%一致性的序列;所述轻链区的序列为SEQ ID NO:2或4,或者与SEQ ID NO:1或3具有80%一致性的序列;还涉及上述单克隆抗体在制备HPV18检测试剂中的应用;还涉及包含上述单克隆抗体的HPV18检测试剂盒。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制备的试剂和试剂盒,可检测出处于HPV活动感染期的患者,检测方便,特异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HPV感染检测领域,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可特异性识别HPV18L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及其制备的诊断试剂盒。

背景技术

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简称HPV)是一种广为流传的、引起湿疣的性传播病原体。HPV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球形DNA病毒,是一种嗜上皮性病毒,有高度的特异性,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HPV亚型极多,目前已分离出130余种,不同的型别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根据感染引起的临床后果,HPV分为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73,82等)和低危型(如HPV6,11,40,42-44,54,61,70,72,81等)。大多HPV感染在1-2年内会痊愈,这些低危型HPV主要引起生殖道肛周皮肤和阴道下部的外生性湿疣类病变、扁平湿疣类病变和低度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I),多呈一过性,可自然逆转。高危型HPV主要导致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II-III级)和宫颈癌的发生,持续高危型HPV感染的CINⅠ级易进展为CINⅡ~Ⅲ,导致女性宫颈癌的发生。宫颈癌是妇女第二大致死癌病,临床证明95-99.7%的宫颈癌病例和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有关,即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先决必要引发条件。科学研究发现至少有20种高危型HPV与95%的早期浸润和浸润性子宫颈癌有关,特别是HPV16和HPV18二个亚型是宫颈癌的主要诱因,70%以上的宫颈癌与这二个亚型相关。

宫颈癌是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人群中HPV的感染率在13.5%左右。全球每年约有宫颈癌新发病例52.8万,与宫颈癌相关的死亡人数达26.6万,2017年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3万宫颈癌新发病例,死亡病例为3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53例不同宫颈病变进行HPV DNA分型中,按慢性宫颈炎、假性湿疣、疣样病变、尖锐湿疣,CIN及宫颈癌顺序,HPV阳性率呈依次递增趋势,分别为16.7%,29.8%,37.5%,61.7%,79.7%及90.9%。应用原位PCR技术(ISPCR)对44例宫颈癌,18例癌旁组织及30例慢性宫颈炎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HPV16DNA和HPV18DNA进行检测后发现44例宫颈癌组织中HPV16DNA均为阳性79.5%,HPV18DNA阳性11.3%;15例癌旁组织伴CINII-III级,HPV16DNA阳性80%,15例正常宫颈组织HPV DNA均阴性。这些都说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与高危型HPV感染,尤其是HPV16/18感染密切相关,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V16/18检出率升高,说明检测HPV16/18是预测宫颈癌的重要指标。但国际上大多数情况下只在宫颈存在表观病变时,才对高危型HPV进行检测,往往错过了最佳的干预和治疗时机。因此早期对HPV进行分型检测,检出高危HPV亚型(尤其是HPV16/18)是十分必要的。

对HPV16/18的分型检测可带来以下好处:1)能在病毒感染早期提供诊断预警;2)可以作为医生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连续两次HPV分型检测显示单一型别的高危亚型的感染,显示宫颈癌发生的可能性增大,应引起极大重视;3)HPV的感染在不同的地区,占主要地位的型别有所不同,分型检测有利对于各地研究、使用疫苗进行HPV感染的预防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薇熙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薇熙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08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