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鼻腔熏蒸清洗内窥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10440.0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2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何峰云;张英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峰云 |
主分类号: | A61B1/233 | 分类号: | A61B1/233;A61H3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刘亚娟 |
地址: | 2625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鼻腔 熏蒸 清洗 内窥镜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鼻腔熏蒸清洗内窥镜装置,主要包括主管和握把,进料泵安装在液箱左侧下方,进料泵包括进气网和进液口,进气网设置在进料泵的底部,进液口设置在进料泵的右侧,进料泵与液箱通过进液口连接;电池装置设置在进料泵的上方,电池装置上方设有电池更换口,主机设置在电池装置的左侧,握把左侧外壁上对应进气执行器安装有进气开关,用于控制进气执行器,进液执行器设置在进气执行器的下方,握把左侧外壁上对应进液执行器安装有进液开关,用于控制进液执行器。总之,本发明采用反向冲洗替代传统冲洗方式,有效解决或改善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造价较低,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涉及一种鼻腔熏蒸清洗内窥镜装置。
背景技术
耳鼻咽喉科疾病的分类主要从耳朵、鼻子、咽喉这几个部位常发生的一些疾病来划分,其中常见的鼻部疾病主要有:急性鼻炎、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过敏鼻炎、鼻部整形等,鼻部常见检查主要有:酒糟鼻、鼻硬结病、鼻前庭炎、鼻炎、鼻息肉、鼻窦炎、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厚、鼻出血等等。
过去,传统的鼻息肉、鼻窦炎手术需要打开鼻腔,把患者的脸从下往上掀个底朝天,患者受到的创伤较大,恢复起来也比较慢;开展了内窥镜下的显微手术之后,微创效果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还能使患者得到更好、更安全有效的治疗,但仍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感。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鼻腔熏蒸清洗内窥镜装置,改变了传统鼻腔治疗方法中对患者带来的不适感,采用气囊填充鼻腔,通过反向冲洗治疗对患者鼻腔进行检查治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鼻腔熏蒸清洗内窥镜装置,主要包括主管和握把,所述握把主要包括液箱、进料泵、主机和电池装置,所述液箱设置在握把的右部,握把右侧表面上部设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与液箱连接;所述进料泵安装在液箱左侧下方,进料泵包括进气网和进液口,所述进气网设置在进料泵的底部,所述进液口设置在进料泵的右侧,进料泵与液箱通过进液口连接;所述电池装置设置在进料泵的上方,电池装置上方设有电池更换口,所述电池更换口左侧设有阀门,用于控制电池更换口的开关;所述主机设置在电池装置的左侧,主机包括CPLD图像采集、RAM1缓存、RAM2缓存、闪存、ARM7控制器、CSR蓝牙模块和传感器接收器,所述CPLD图像采集分别与RAM1缓存、RAM2缓存、ARM7控制器连接,所述ARM7控制器还与闪存、CSR蓝牙模块分别连接,所述传感器接收器设置在主机内部右侧,传感器接收器还连接有进气执行器和进液执行器,所述进气执行器安装在握把左侧内壁,握把左侧外壁上对应进气执行器安装有进气开关,用于控制进气执行器,所述进液执行器设置在进气执行器的下方,握把左侧外壁上对应进液执行器安装有进液开关,用于控制进液执行器;所述主管固定连接在所述握把的左侧,主管主要包括光学物理镜头、充气气囊、下工作口、上工作口、灯源、温度传感器、上工作管、下工作管、三通阀和进料管,所述光学物理镜头设置在主管的左端,光学物理镜头右侧还设置有光圈,所述充气气囊安装在光圈的右侧,充气气囊外侧还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灯源位于充气气囊的右侧,所述上工作口设置在光源的上方,所述下工作口设置在光源的下方,下工作口和上工作口都设置在主管的外侧,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主管的内部且位于光源的右侧,所述温度传感器上方设有上工作管,所述上工作管左端与上工作口连接,温度传感器下方设有下工作管,所述下工作管左端与下工作口连接,所述三通阀位于主管内部中段,三通阀包括上阀口、下阀口和主阀口,所述上阀口与上工作管的右端连接,所述下阀口与下工作管的右端连接,所述主阀口与所述进料管连接,进料管上方设有导光束、导像束和传感束,所述导光束、导像束和传感束都与所述物理光学镜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树脂外套采用聚氨酯制成;聚氨酯大分子中含有的基团都是强极性基团,而且大分子中还含有聚醚或聚酯柔性链段,使得聚氨酯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氧化稳定性、具有较高的柔曲性和回弹性、具有优良的耐油性、耐溶剂性、耐水性和耐火性,并且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峰云,未经何峰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04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帘面料切割机
- 下一篇:一种穿戴式体感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