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圆瓶标签质量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10191.5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0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思川;葛均友;谭鸿波;邹瑰丽;万刚;周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2;B07C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张永革 |
地址: | 414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签 瓶板 瓶身 视窗 圆瓶 质量检测装置 检测 传送带 标签检测 成像部件 下沿 周长 转动 标签粘贴 完整状态 长条形 有效地 正确率 夹紧 剔除 死角 采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瓶标签质量检测装置,包括传送带、出标机构、卷瓶板、卷瓶带和成像部件;所述出标机构出标,标签的前端与瓶身接触并粘在瓶身上,所述卷瓶板和所述卷瓶带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夹紧所述瓶身,卷瓶带转动,带动瓶身旋转,将所述标签粘贴在瓶身上;所述卷瓶板上开设有标签检测视窗,所述标签检测视窗的上沿高于标签的上沿,下沿低于标签的下沿;长度大于瓶身的周长。本发明通过在卷瓶板上开设与标签高度对应的长条形检测视窗,检测视窗的长度大于圆瓶的周长;利用卷瓶带转动所述圆瓶,使成像部件可以对标签的完整状态进行采集,不会出现检测死角,有效地提高了检测的正确率,避免了误剔除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品生产包装设备,具体为一种圆瓶标签质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输液行业的标签质量检测大多采用人工检测,由于瓶输送速度快,人工难以将不合格品全部检出,且人工方式的标签质量检测劳动工作强度大,需配备专门的人员进行检测,增加人力成本。
图1为一种引进标签质量自动检测设备,包括出标机构1、卷瓶带2、卷瓶板3、传感器4、成像部件5和剔除气嘴6;通过成像部件5检测标签状态,进行剔除;一定程度的降低了人员劳动强度,解决了部分不合格品的标签检测和自动剔除,但由于圆瓶贴标后瓶身直立,圆瓶在经过卷瓶带2和卷瓶板3后会转动,标签的朝向很难一致,且单相机能照相的范围有限,导致圆瓶的标签存在大量的盲点和死角,即使适当调整贴标机两侧卷瓶带速度,也难以彻底改善标签朝向的问题,导致标签自动检测设备大量的误剔除,增大了人员劳动强度,影响了设备检测效率。
图2是上述设备的一种改进方案,采用两个相机作为成像部件5,从不同角度进行拍照,检测标签的状态;双相机的方式增大了检测范围,一定程度的提高了检测效率,但盲点和死角的问题仍然存在,双相机甚至多相机拍照的方式仍然没有彻底解决误剔除的问题,反而增加了成本投入。
如何设计出一种检测效率高、稳定性好的圆瓶标签质量检测设备,减少相机使用数量,节约设备投入成本,提高检测合格率,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独特,使用方便,并且能够有效降低误剔除现象的圆瓶标签质量检测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圆瓶标签质量检测装置,包括传送带、出标机构、卷瓶板、卷瓶带和成像部件;所述出标机构出标,标签的前端与瓶身接触并粘在瓶身上,所述卷瓶板和所述卷瓶带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两侧,夹紧所述瓶身,卷瓶带转动,带动瓶身旋转,将所述标签粘贴在瓶身上;所述卷瓶板上开设有标签检测视窗,所述标签检测视窗的上沿高于标签的上沿,下沿低于标签的下沿;长度大于瓶身的周长或者长度大于标签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标签检测视窗靠近所述瓶身的一侧设置有硬质透明层。
进一步,所述硬质透明层由玻璃制成。
进一步,所述硬质透明层靠近所述瓶身的一侧贴有防护膜。
进一步,所述标签检测视窗的长度在标签的长度的1~1.2倍之间。
进一步,所述标签检测视窗,所述标签检测视窗的前沿与出标点沿瓶身运动方向的距离为瓶身周长的0.4~0.5倍。
进一步,所述标签检测视窗,所述标签检测视窗的前沿与出标点沿瓶身运动方向的距离为瓶身周长的0.5倍。
本发明圆瓶标签质量检测装置通过在卷瓶板上开设与标签高度对应的长条形检测视窗,检测视窗的长度大于圆瓶的周长;利用卷瓶带转动所述圆瓶,使成像部件可以对标签的完整状态进行采集,不会出现检测死角,有效地提高了检测的正确率,避免了误剔除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圆瓶标签质量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圆瓶标签质量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科伦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101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