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PD-1蛋白胞外段亲和环肽C8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9915.4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09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高艳锋;翟文杰;吴亚红;周秀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6 | 分类号: | C07K7/06;A61K38/0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d 蛋白 胞外段 亲和 环肽 c8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人PD‑1蛋白胞外段亲和环肽C8及其应用。该亲和环肽C8的氨基酸序列为Cys‑Lys‑Trp‑Tyr‑Arg‑Pro‑Ser‑Glu‑Cys,即C‑K‑W‑Y‑R‑P‑S‑E‑C,其中两个半胱氨酸C之间形成一个二硫键,将肽首尾链接成为环状,该环肽分子量为1169.35。该亲和环肽C8能够亲和PD‑1从而阻断PD‑1/PD‑L1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起到抗肿瘤效果。本申请以rhPD‑1‑Fc为靶分子,筛选获得人PD‑1蛋白胞外段的亲和环肽C8。亲和环肽C8作用目标明确,对表达PD‑L1蛋白的肿瘤抑制效果明显,因而具有较好的医疗应用前景,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PD-1蛋白胞外段亲和环肽C8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是影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的治疗方法有传统的手术切除、放射性治疗、化学药物治疗等,也有新兴的肿瘤免疫疗法。肿瘤免疫疗法是通过激发机体自身的免疫、改善自身免疫能力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并且能够建立免疫记忆,阻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从而达到抗肿瘤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肿瘤免疫疗法获得越来越获多的关注,并于2013年被《科学》杂志评为十大科学突破之首。
在肿瘤免疫治疗中,CD8+T细胞是主要杀伤肿瘤的效应细胞,其激活过程需要通过MHC-I类分子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激活过程中有两个信号,第一是识别信号,即肿瘤抗原等内源性抗原被树突状细胞(DC)等抗原递呈细胞(APC)加工处理以后以MHC/表位复合物的形式递呈至APC表面,该复合物被T细胞表面的T细胞受体(TCR)识别,进而激活T细胞识别抗原的第一信号;与此同时,APC表达的共刺激分子和T细胞表面的对应受体或配体相互作用,产生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根据第二信号产生的效应不同,可将共刺激分子分为正性共刺激分子和负性共刺激分子,其中负性共刺激分子在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能够引起CD8+T细胞等效应细胞耗竭或者失活,从而引起肿瘤的免疫耐受和逃逸,负性共刺激分子中研究较为深入的是细胞毒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
PD-1最早是在发生程序性死亡的细胞株中通过消减杂交的方法发现的,由288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55,000 Da,是I型跨膜糖蛋白,其胞外区包含一个IgV样结构域,有4个重要的N连接糖基化位点,并被重度糖基化。PD-1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和髓系细胞表面。其公认的配体有PD-L1和PD-L2,由于PD-L2配体可能不仅仅是PD-1,因此,在抗肿瘤研究中主要把PD-L1作为PD-1的配体。PD-1/ PD-L1信号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可以产生抑制T淋巴细胞活性,发生免疫耐受、促进肿瘤免疫逃逸的作用。因此,通过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可以有效激活机体T淋巴细胞活化,进而杀伤肿瘤细胞。
现有的研究已经表明PD-1/ PD-L1信号通路是CD8+T细胞活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负性调控通路,可以引起肿瘤免疫耐受和逃逸,因此,研究通过阻断PD-1/ PD-L1负性共刺激分子所介导的信号通路,打破肿瘤细胞的免疫耐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PD-1蛋白胞外段的亲和环肽C8,并经过实验证明了该亲和环肽C8具有抗肿瘤活性。
本发明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人PD-1蛋白胞外段的亲和环肽C8,该亲和环肽包含9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具体为:Cys-Lys-Trp-Tyr-Arg-Pro-Ser-Glu-Cys,即:C-K-W-Y-R-P-S-E-C,其中氨基酸序列中首尾两端的两个半胱氨酸C之间形成一个二硫键(S-S),将肽首尾链接成为环状,该环肽分子量为1169.35,亲和环肽C8结构式如下图所示。
所述人PD-1蛋白胞外段的亲和环肽C8在抗肿瘤免疫治疗或者制备抗肿瘤相关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99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