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醚-b-聚(γ-丁内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09765.7 | 申请日: | 2018-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73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波;沈勇;张金博;袁帅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博远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65/332 | 分类号: | C08G65/332;C08G65/48;C08G8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周慧云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醚 内酯 共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聚物为式(I)所示的共聚物,
其中,
R选自烷基、烯基、炔基、烷氧基、烷氨基、环烷基、杂环基、芳基、杂芳基、稠合双环基、螺双环基、稠合杂双环基、螺杂双环基或式(Ⅱ)所示的基团,
R1选自氢或下列之一的基团:
R2选自下列之一的基团:
R3和R4分别独立地选自下列之一的基团:
x、y和n分别独立地选自不小于5的自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之一的结构:
其中,各R5分别独立地选自氢、甲基或者乙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聚物,其特征在于,具有下列之一的结构: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共聚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将催化剂或碱金属或碱金属化合物或碱金属烷氧基化合物与端羟基聚醚溶于有机溶剂中,以便得到混合液;
(2)将γ-丁内酯与所述混合液混合,并进行反应,加入含活性官能团的化合物终止反应,将反应混合物加入甲醇中,收集沉淀,以便获得所述共聚物,其中,所述反应是在-70~-20℃下进行的;
所述碱金属化合物选自氢化钠、氢化钾、萘钠、萘钾、联苯钠、二苯甲基钠或二苯甲基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自有机磷腈碱催化剂;
所述碱金属选自钠或钾;
所述碱金属烷氧基化合物选自甲醇钾、甲醇钠、乙醇钠或乙醇钾;
所述端羟基聚醚选自聚环氧乙烷单甲醚、聚环氧丙烷单甲醚、聚(1,2-环氧丁烷)单甲醚、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1,2-环氧丁烷)、聚环氧乙烷-b-聚环氧丙烷-b-聚环氧乙烷或聚(环氧乙烷-ran-环氧丙烷);
所述含活性官能团的化合物选自酸、酰氯、酸酐、硫代异氰酸酯、异氰酸酯或卤代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自六[三(二甲基胺)磷氮烯]三聚磷腈、磷腈配体P4-叔丁基或磷腈配体P2-叔丁基;
所述含活性官能团的化合物选自乙酸、苯甲酸、丙烯酰氯、甲基丙烯酰氯、醋酸酐、丁二酸酐、马来酰亚胺基丁酰氯、环氧氯丙烷、3-氯丙烯、3-氯丙炔、4-甲氧基苯基硫代异氰酸酯、4-甲氧苯基异氰酸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1)将端羟基聚醚和催化剂溶于有机溶剂中,置于低温冷浴搅拌;
(1-2)将γ-丁内酯加入步骤(1-1)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反应,加入含活性官能团的化合物终止反应,将反应混合物加入甲醇中,收集沉淀,以便获得所述共聚物,
其中,
所述催化剂与端羟基聚醚的摩尔比例为1:3~2:1;
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二氯甲烷、三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乙腈和二氧六环的至少之一;
所述低温冷浴搅拌是在-70~-10℃下进行10~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博远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博远高分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97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