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光束相位扰动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9755.3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0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窦微;陈晴;任广胜;王彦;赵越;肖辉东;郑权;邓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10 | 分类号: | H01S3/1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束 相位 扰动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光束相位扰动方法及装置,其特征在于:绕线轴为圆柱形状卷线轴,绕线轴侧面与轴垂直方向上设有凹槽,多芯光纤顺着绕线轴环绕在凹槽内,压片为拱桥形,压片将多芯光纤固定到扰动器上;扰动器设置在两个绕线轴之间,扰动器为振动源带动用压片固定的多芯光纤规律性地左右抖动。其结构简单,可以同时对多波长,多束光进行优化;光能利用率高;不改变激光光源的线宽,不改变光纤输出发散角;灵活使用,制造成本及制造难度低,可实现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光束相位扰动装置及方法,属于激光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眼睛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感知器官,基于不同原理和技术的各类显示器是信息的主要呈现形式。激光作为显示光源,由于其良好的单色性、方向性、亮度大、波长谱线丰富等特点,具有其他光源不可比拟的优点。目前,受限制于激光二极管的光功率,大流明激光显示中一般采用光纤耦合的方法,将多个准直后的红、绿、蓝激光二极管经光纤束集成到一起,实现高功率照明。但是由于激光在光纤中传播过程会被分成若干束频率相同的激光,它们在空间某个区域内重叠,导致输出区域内能量分布并不均匀,存在大量的能量峰谷值,这导致显示图像中存在干扰噪声,严重影响成像质量,降低图像对比度和分辨率,也阻碍激光显示真正实用化。
围绕这个关键难题已有许多研究者进行大量研究,并提出多种方法来消除能量峰谷值。目前,普遍采用的匀化方法是在光纤输出端加入毛玻璃来匀化光束,该技术利用毛玻璃的喷砂表面增强激光散射,使能量峰谷值尺寸更小,分布密度提高,但并不能消除能量峰谷值,而且毛玻璃会对入射激光能量造成较大的损耗,降低光源利用率,并且经过毛玻璃后激光的发散角变大,降低了能量集中度。
中国专利CN103955063A公开的«光束均匀化方法及光束均匀化装置»是在入射光束的传播路径上设置大量的分光膜,对入射光束进行重新分配,从而转换为均匀分布的出射光束,此方法光路极其复杂,精确的角度要求,造成调节及加工非常困难,而且多个分光面,导致系统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
中国专利CN107153277A公开的«一种基于波长多样性的激光消散斑装置»是将入射光先通过散射片发散,然后耦合进方形匀光管中,在方形匀光管内设有增益介质和微/纳米散射体,使入射光在方形匀光管内壁之间反射的方法,实现匀场整形,此方法通过增益介质拓宽了激光线宽,这种情况引起的波长线宽为几个纳米,不足以根除激光束的峰谷值,改变入射光源的光谱纯度,对于某些要求谱线宽度的应用(如激光诱导荧光)有所限制,并且目前技术实现难度较大,成本也会非常高。
能够同时实现多光束高功率照明,并尽量降低或消除能量峰谷值,一直是激光投影显示及生物检测等领域的技术难题,也是限制其实用化的瓶颈之一。如能够将二者一体化、做到结构紧凑,将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光纤输出激光能量存在大量峰谷值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光束相位扰动装置及方法,是可以同时对多波长,多束光消除能量峰谷值,满足激光作为光源的高质量要求;其将多路激光耦合到多芯光纤中,可使多路激光同时光纤输出,并且每路激光的效率优于95%;让多芯光纤至少有一段产生弯曲状态,实现对多芯光纤内全反射光的动态调制,使光纤内的激光模式达到相对均匀的分配,同时由扰先动器带动多芯光纤左右或上下抖动,使多支光束相位随之变化,从而消除输出光场中的能量峰谷值。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光束相位扰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多束激光分别耦合进多芯光纤的每一个芯径中传输,多芯光纤每路芯径可以是相同的纤芯直径,也可以不同的纤芯直径;
(2)将多芯光纤顺着绕线轴环绕,至少使多芯光纤产生一段弯曲弧度,弧长L>300πD,D
为多芯光纤中最大纤芯直径,使多芯光纤内的激光模式达到相对均匀的分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97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2μm波段的光孤子产生装置
- 下一篇:一种换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