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方板锻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7873.0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58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宾;陈军;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机金属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37/02 | 分类号: | B21C3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蒋骏杰 |
地址: | 2144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方板 锻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方板锻造方法,其包括步骤:(a)将坯料锻造成圆坯,依次经镦粗拔长、冲孔、扩孔和精整得到并件套筒,并件套筒的尺寸根据预并件锻造的2~4块薄方板的净尺寸和余量控制;(b)根据各薄方板的净长度和长度余量将并件套筒划线锯开成2~4块圆弧板胚料;(c)将圆弧板胚料低温加热后碾平得到薄方板。本发明的方法先通过锻造并件套筒,然后分件进行精整,平整并件套筒时不易弯折,相比于直接锻造薄方板,可有效避免薄方板的弯折,最后碾平得到薄方板长度和宽度圆头几乎可以忽略,这样锻造的尺寸控制余地就很大,控制更加容易,不仅可以大大降低锻造余量,减少锻造火次,缩短加工周期,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方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方板锻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方板锻造工序包括:将坯料锻造成方坯→拔长→碾宽→拔长→碾宽→厚度和宽度精整成形。针对薄方板(厚度≤150mm、宽度≥1700mm)这种类型的产品锻造,最主要的特点并不是锻造困难,而是锻造过程中存在的以下几点问题:
1、由于厚度很薄,宽度和长度相比于厚度来说又很长,导致最后成型时无法侧翻身平整宽度,并且无法竖起平长度圆头(长度与厚度之比以及宽度与厚度之比过大后,平整长度和宽度时,力无法传递到锻件中心,无法引起中心变形,平整过程中变形量只是在表面,中心不动,最后平整结果就是局部小变形,并且薄方板容易折弯);
2、由于厚度很薄,最后几火次锻造高温出炉后,锻件冷却速度很快,整个火次的锻造时间很短,导致整个锻造过程中需要较多火次,能耗也随之增加;
3、锻造过程中,方板碾宽后长度方向两端会形成圆弧形,如镦平会造成方板弯曲,因此无法再进行镦平,需在工艺余量外另外加两端圆弧的余料。而且最后拔长成型长度时,操作机需要夹紧厚度翻转坯料以及推送坯料,由于锻件厚度很薄,操作机夹紧翻转过程中,厚度方向大约会有单边15mm的夹印,针对这种情况只能加大锻件厚度余量来保证产品加工余量。
综上,薄方板锻造过程中存在平整难度较大,毛坯余量大,锻造火次多,从而导致锻造成本高等技术问题。因此急需从锻造上寻找突破,以避免或减少上述问题,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薄方板锻造容易出现的平整难度较大,毛坯余量大,锻造火次多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方板锻造方法,以降低平整难度,减少毛坯余量和锻造火次,从而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本发明的薄方板锻造方法包括步骤:
(a)将坯料锻造成圆坯,依次经镦粗拔长、冲孔、扩孔和精整得到并件套筒,并件套筒的尺寸根据预并件锻造的2~4块薄方板的净尺寸和余量控制;其中,各薄方板的厚度和宽度相同,并件套筒的壁厚为薄方板的净厚度和厚度余量之和,并件套筒的高度为薄方板的净宽度和宽度余量之和,并件套筒的内径周长为所述2~4块薄方板的净长度和长度余量之和;
(b)根据各薄方板的净长度和长度余量将并件套筒划线锯开成2~4块圆弧板胚料;
(c)将圆弧板胚料低温加热后碾平得到薄方板。
较佳的,步骤(a)中,坯料加热温度为1200±20℃,保温15~30小时,优选15~20小时。
较佳的,步骤(a)中,镦粗比≥4,优选4~10,更优选4~6。
较佳的,步骤(c)中,圆弧板胚料加热温度为900~1100℃。圆弧板胚料通过保护转台和上平板的压机碾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机金属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国机金属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78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