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倍率全极耳型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7629.4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1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赖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拓邦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王少虹;纪媛媛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耳 负极片 正极片 锂电池 电芯 隔膜 正极 上盖板组件 负极 电池壳体 负极极柱 两端开口 正极极柱 高倍率 下盖板 储电 制备 多层卷绕结构 中空电池壳 负极材料 正极材料 组件包括 电池壳 卷绕 焊接 密封 体内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倍率全极耳型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锂电池包括两端开口的中空电池壳体、设置在电池壳体内的电芯、以及分别设置在电池壳体两端将电池壳体的两端开口密封的上盖板组件和下盖板组件;上盖板组件包括正极极柱,下盖板组件包括负极极柱;电芯为按照隔膜、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隔膜的顺序卷绕而成的多层卷绕结构;正极片的一端为覆有正极材料的正极片储电部分,另一端为空白的正极片空白部分;负极片的一端为覆有负极材料的负极片储电部分,另一端为空白的负极片空白部分;正极片空白部分和负极片空白部分分别位于电芯的两端,并分别焊接在一起形成正极全极耳和负极全极耳,正极全极耳和负极全极耳分别与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倍率全极耳型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种对能源危机、环境污染问题尤为关注,对新能源的探索也是持续不断,致使新能源行业蓬勃发展,其中锂电池行业凭借其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性能好的特点广受人们关注,在电动(混动)汽车、便携式电源、储能电站和电网、智能家居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日益完善,纯电动或者混合动力汽车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也对汽车动力电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挑战。
目前,单体锂电池主要有圆柱型、方形和软包,其电池制作过程中采取的方法主要有叠片式和卷绕式,叠片式一般是模切后再分裁进而叠片,生产效率较低、一致精度低、倍率与循环性能较低;卷绕式生产效率较高,但是一般非模切工艺的电芯都采取后工序焊接极耳的方式进行引流,不能很好的满足动力电池的高倍率性能,难以充分满足纯电或混动汽车市场高倍率需求。
其中,方形电池多为单极耳工艺和多极耳工艺,单极耳工艺为极片卷绕之前将极耳通过超声焊接的方式与极片连接,进而卷绕成电池通过焊接的极耳引流;多极耳工艺是将极片进行模切,模切完成后可以分两种:一是分裁后进行叠片,二是直接卷绕,两种最终都是以极片端部为极耳进行多极耳的超焊作为引流端子。由于单极耳的正负极均在同一侧,载流面积小,导致过电流能力差,倍率性能差,且由于单极耳工艺需要另外单独在极片上焊接极耳,工艺繁琐,生产效率较低。虽然多极耳倍率性能较单极耳高,但其正负极均在同一侧,载流面积小,过电流能力差,倍率性能也不够满足电动汽车的高倍率需求;且多极耳工艺需要模切工序,生产工序较多、设备投入大,工艺复杂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高倍率全极耳型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高倍率全极耳型锂电池,包括两端开口的中空电池壳体、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体内的电芯、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壳体两端将所述电池壳体的两端开口密封的上盖板组件和下盖板组件;
所述上盖板组件包括正极极柱,所述下盖板组件包括负极极柱;
所述电芯为按照隔膜、正极片、隔膜、负极片、隔膜的顺序卷绕而成的多层卷绕结构;
所述正极片的一端为覆有正极材料的正极片储电部分,另一端为空白的正极片空白部分;所述负极片的一端为覆有负极材料的负极片储电部分,另一端为空白的负极片空白部分;
所述正极片空白部分和负极片空白部分分别位于所述电芯的两端,所述正极片空白部分焊接在一起形成正极全极耳,所述负极片空白部分焊接在一起形成负极全极耳,所述正极全极耳和负极全极耳分别与所述正极极柱和所述负极极柱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盖板组件还包括设有注液孔的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组件通过所述上盖板将所述壳体的一端密封;所述上盖板设有供所述正极极柱穿设的通孔,所述正极极柱与所述上盖板之间通过树脂绝缘接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拓邦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惠州拓邦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76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检测电池连接片
- 下一篇:一种铅酸蓄电池正、负极板等寿命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