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架组件注塑设备及其制造内架组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7618.6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93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虞金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普拉格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胡思棉 |
地址: | 3437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注塑 设备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内架组件注塑设备及其制造内架组件的方法,用于制造至少一内架组件,其中每一该内架组件包括至少二插头片脚和一内架体。该内架组件注塑设备包括一控制系统、一合模装置以及一注塑装置。该合模装置包括一第一模具和一第二模具,并且该合模装置具有一模腔,其中该模腔适于容纳该内架组件的三插头片脚。该合模装置能够被该控制系统控制,以使该合模装置能够在一合模状态和一开模状态之间被操作。在该合模状态时,该注塑装置被该控制系统控制以注射一熔融材料至该合模装置的该模腔内,以使该熔融材料在该模腔中定型而在该插头片脚上形成该内架体,从而使得该内架体被一体注塑成型于该插头片脚,以制成该内架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电源插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内架组件注塑设备及其制造内架组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源插头,又称电源线插头,是指将电器用品等装置连接至电源的装置。电源插头的用途很广泛,大大小小的行业都可能需要电源插头,通常哪里需要电,哪里就有电源插头,也就是说,电源插头的用途已经遍及我们生活、工作的各个角落。通常地,电源插头可分为二芯电源插头、三芯电源插头以及多芯电源插头。顾名思义,二芯电源插头就是具有两个插脚;三芯电源插头就是具有三个插脚;多芯电源插头就是多个插脚。虽然电源插头的插脚存在诸如插头片脚、插头圆脚、或者插头方脚等等多种插脚类型,但是插头片脚仍是电源插头中最常用的插脚类型。
在目前的电源插头行业中,现有技术的电源插头主要设有至少二插头片脚,通常是预先将该插头片脚设置于一内架体内,以形成一插头内架,然后将该插头内架置于一模穴中,再将一外壳经一体射出成型,以制成该电源插头。
具体地,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插头内架1P通常包括三插头片脚11P和一内架体12P。该插头片脚11P直接由扁平板材经切割加工而成,使得该插头片脚11P的一插入头部111P和一连接尾部112P的硬度由该扁平板材的自身硬度所决定,并且该插入头部111P和该连接尾部112P的硬度保持一致。该内架体12P具有三插孔121P,并且该插头片脚11P的该插入头部111P适于被插置于该内架体12P的该插孔121P,以使该插入头部111P和该连接尾部112P分别位于所述内架体12P相反的两侧,以分体组装成该插头内架1P。
然而,该现有技术的插头内架1P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现有技术中该插头片脚11P的该插入头部111P需要具有足够大的硬度,以避免该插入头部111P因硬度不够而在插入电源插座时发生变形或损坏,与此相反地,该插头片脚11P的该连接尾部112P则需要具有足够小的硬度,以避免该连接尾部112P因硬度过大而在铆压电源线时发生断裂或破损,从而使得该插入头部111P和该连接尾部112P对于扁平板材硬度的需要完全背道而驰。换句话说,该插入头部111P的硬度与该连接尾部112P的硬度是一对相互矛盾的对立面,通过该现有插头片脚11P的制造方法无法同时满足两者对硬度的需求,只能采用折中的方法选择合适硬度的扁平板材来制造该现有插头片脚11P,但这种折中方法并不能解决上述矛盾。
另一方面,在现有技术的组装该插头内架1P中,往往为了使该插头片脚11P便于插入该内架体12P的该插孔121P,而使得该内架体12P的该插孔121P的宽度通常大于该插头片脚11P的该插入头部111P的宽度,但是等到该插头片脚11P插入该内架体12P之后,由于该插头片脚11P的该插入头部111P的宽度较小,因此该插头片脚11P与该内架体12P将发生相互摇晃,进而影响日后所制成的电源插头的稳定度、安全性以及可靠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内架组件注塑设备及其制造内架组件的方法,其能够以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制造一内架组件,以简化所述内架组件的制造工序,同时也降低了所述内架组件的制造难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内架组件注塑设备及其制造内架组件的方法,其中所述内架组件注塑设备能将一内架体一体注塑成型于至少二插头片脚,以增强所述内架体与所述插头片脚结合的牢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普拉格电子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普拉格电子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76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强微纳米五金注塑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行程夹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