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相组织工程薄膜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7324.3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9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077 | 分类号: | C12N5/077;A61L27/18;A61L27/20;A61L27/50;A61L27/58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邹玲 |
地址: | 23001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工程 液晶相 薄膜 肌成纤维细胞 聚合物溶液 组织修复 壳聚糖 凋亡 制备 诱导成纤维细胞 邻苯二甲酰化 成纤维细胞 细胞外基质 增生性瘢痕 表型转化 材料溶解 聚丙交酯 聚乙醇酸 溶剂挥发 细胞膜片 胆甾醇 良溶剂 诱导剂 接枝 分泌 应用 诱导 转化 | ||
1.液晶相组织工程薄膜在制备促使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表型转化并且促使肌成纤维细胞凋亡的诱导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液晶相组织工程薄膜的材料,选自壳聚糖、N-邻苯二甲酰化壳聚糖、丁酸壳聚糖、N-马来酰化壳聚糖、苯甲酸壳聚糖、氰乙基羟丙基壳聚糖、N-苄基壳聚糖、氨酯基壳聚糖、树枝分子接枝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聚丙交酯接枝壳聚糖、聚丙交酯-聚乙醇酸接枝壳聚糖、聚丙交酯-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聚丙交酯-聚己内酯接枝壳聚糖、聚己内酯接枝壳聚糖、聚磷酸酯接枝壳聚糖、聚碳酸酯接枝壳聚糖、聚酸酐接枝壳聚糖、聚氨基酸接枝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酯接枝壳聚糖、聚硅氧烷接枝壳聚糖、聚乙烯亚胺接枝壳聚糖、聚苯酯接枝壳聚糖、聚醚醇接枝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胆甾醇、聚丙交酯-聚乙醇酸接枝胆甾醇、聚丙交酯-聚乙二醇接枝胆甾醇、聚丙交酯-聚己内酯接枝胆甾醇、聚己内酯接枝胆甾醇、聚磷酸酯接枝胆甾醇、聚碳酸酯接枝胆甾醇、聚酸酐接枝胆甾醇、聚氨基酸接枝胆甾醇、炔二羧酸二胆甾醇、聚甲基丙烯酸酯接枝胆甾醇、聚硅氧烷接枝胆甾醇、聚乙烯亚胺接枝胆甾醇、聚苯酯接枝胆甾醇和聚醚醇接枝胆甾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相组织工程薄膜的材料,选自壳聚糖、N-邻苯二甲酰化壳聚糖、丁酸壳聚糖、N-马来酰化壳聚糖、苯甲酸壳聚糖、氰乙基羟丙基壳聚糖、N-苄基壳聚糖、氨酯基壳聚糖、树枝分子接枝壳聚糖、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聚丙交酯接枝壳聚糖、聚丙交酯-聚乙醇酸接枝壳聚糖、聚丙交酯-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聚丙交酯-聚己内酯接枝壳聚糖、聚己内酯接枝壳聚糖、聚磷酸酯接枝壳聚糖、聚碳酸酯接枝壳聚糖、聚酸酐接枝壳聚糖、聚氨基酸接枝壳聚糖、聚甲基丙烯酸酯接枝壳聚糖、聚硅氧烷接枝壳聚糖、聚乙烯亚胺接枝壳聚糖、聚苯酯接枝壳聚糖和聚醚醇接枝壳聚糖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相组织工程薄膜材料,选自聚乙二醇接枝胆甾醇、聚丙交酯-聚乙醇酸接枝胆甾醇、聚丙交酯-聚乙二醇接枝胆甾醇、聚丙交酯-聚己内酯接枝胆甾醇、聚己内酯接枝胆甾醇、聚磷酸酯接枝胆甾醇、聚碳酸酯接枝胆甾醇、聚酸酐接枝胆甾醇、聚氨基酸接枝胆甾醇、炔二羧酸二胆甾醇、聚甲基丙烯酸酯接枝胆甾醇、聚硅氧烷接枝胆甾醇、聚乙烯亚胺接枝胆甾醇、聚苯酯接枝胆甾醇和聚醚醇接枝胆甾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4.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组织修复剂或瘢痕修复剂或创面敷料。
5.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细胞培养支架或细胞诱导剂。
6.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晶相组织工程薄膜的材料为人工合成的可降解聚合物;和/或,所述液晶相组织工程薄膜的厚度为20微米-50毫米。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相组织工程薄膜的孔径直径为100纳米-50微米;和/或,所述液晶相组织工程薄膜的厚度为100微米-50毫米。
8.按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相组织工程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
步骤(1),将所述的液晶相组织工程薄膜的材料溶解于它的良溶剂中形成聚合物溶液;
步骤(2),将聚合物溶液的溶剂挥发完全,即可。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良溶剂包括去离子水、丙酮、醋酸水溶液、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乙醇、甲醇、六氟异丁醇、六氟异丙醇、氯仿和二氯甲烷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和/或,所述步骤(1)中液晶相组织工程薄膜的材料与它的良溶剂的质量比为1∶1-500。
10.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将致孔剂以溶解或混悬的方式加入聚合物溶液,以及在步骤(2)中,以无菌去离子水浸润薄膜,溶解除去致孔剂后,除去无菌去离子水;和/或,所述的致孔剂包括聚乙二醇、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亚胺和明胶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和/或,所述的致孔剂与液晶相组织工程薄膜的材料的质量比为1∶1-100;和/或,所述步骤(1)中的所述液晶相组织工程薄膜的材料与它的良溶剂的质量比为1∶1.5-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未经安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73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