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二氰蒽醌的杀菌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7277.2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7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发伟业农药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N43/32 | 分类号: | A01N43/32;A01N43/42;A01N43/54;A01N43/50;A01N59/20;A01P1/00;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2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氰蒽醌 杀菌组合物 防治植物病害 农药制剂加工 苯氧喹啉 丙氧喹啉 农药制剂 咪唑菌酮 常规的 喹啉铜 铜盐 辛酸 协同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二氰蒽醌的协同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成分A和B,其中,A为二氰蒽醌,B为咪唑菌酮、苯氧喹啉、丙氧喹啉、喹啉铜、辛酸铜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还包括农药制剂加工中可以使用的助剂,制成常规的农药制剂,并应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应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具体的说是一种含二氰蒽醌的杀菌组合物,应用于防治植物病害。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植物病害发生严重,危害植物茎、叶等营养器官,以及果实、种子、块茎等繁殖器官部位,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影响食用部位外观,使作物产量锐减,品质下降严重。病害发生严重时,导致作物绝收。因此,植物病害在生产实际上具有重要的防治意义,杀菌剂是防治植物病害的最为经济、快捷而有效的方法。
单一杀菌剂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或防治谱有限,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植物病害危害。混配杀菌剂具有可扩大防治谱、增强防效,延缓植物病原菌抗药性等优势,在生产实践中成为最受欢迎的应用形式。尤其是具有协同作用的杀菌剂,杀菌剂各有效组分间相互作用,使组合时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效果的理论总和,因而在实际使用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受使用者青睐。
二氰蒽醌(dithianon)是由国外企业开发的杀菌剂,属硫醇反应剂,主要用于防治草莓、蔬菜、果树等多种作物上的黑星病、炭疽病、轮纹病、霜霉病、锈病、叶斑病、细菌性斑点病等多种病害。CAS登录号为3347-22-6。其结构式如下:
咪唑菌酮(fenamidone)、苯氧喹啉(quinoxyfen)、丙氧喹啉(proquinazid)、喹啉铜(oxine copper)、辛酸铜盐(copper octanoate)是几种广谱性的杀菌剂,对多种作物上的植物病害均表现出优良防效。
本发明经过大量的配方筛选试验研究发现,当二氰蒽醌与咪唑菌酮、苯氧喹啉、丙氧喹啉、喹啉铜、辛酸铜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药剂任意组合时,显示出令人惊讶的杀菌效果,即表现出良好的协同作用,实际杀菌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的理论总和,在生产上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协同杀菌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A和B,所述的活性成分A为二氰蒽醌(dithianon),所述的活性成分B为咪唑菌酮、苯氧喹啉、丙氧喹啉、喹啉铜、辛酸铜盐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此外,还包括农药制剂加工中可以使用的助剂。
所述组合物可以特别良好的效果用于防治各种有用作物中的植物病害,所述有用作物包括但不限于常规育种作物、转基因作物、无性繁殖作物及无性繁殖材料、驯化栽培的野生植物等,特别适用于防治蔬菜、果树、棉花、马铃薯、花生、大豆、油菜、玉米、小麦、烟草、观赏植物等作物上的多种病害。
可提及的具体实例为一些可用本发明的组合物防治的代表性植物病害,所述实例并不限于特定属种。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例,还可以相同方式延伸到其它植物病害,括号注明其病原拉丁文学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发伟业农药技术中心,未经北京科发伟业农药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72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