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阶段连续出矿充填采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7166.1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6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周爱民;甯瑜琳;林卫星;欧任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22 | 分类号: | E21C41/22;E21F15/00 |
代理公司: | 43001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邓淑红<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10012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矿 分段 采场 充填 矿巷 充填采矿 放矿口 放矿 空区 采场回采 采场结构 尺寸参数 凿岩爆破 作业工艺 回采 矿体 放矿机 工程量 外出 落矿 矿石 养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阶段连续出矿充填采矿方法,将矿体划分为阶段采场,在阶段采场内划分分段采场,在分段采场内布置分段凿岩爆破工程和分段充填工程,在阶段采场底部布置放矿口、穿脉受矿巷和脉外出矿巷,在穿脉受矿巷和脉外出矿巷内均布置连续出矿机,矿石从放矿口放矿并通过连续出矿机连续出矿;当阶段采场出矿形成一个或者多个分段空区后暂停出矿,对分段空区进行充填且养护至要求强度后进行下一个出矿和充填循环,直至阶段采场回采、充填结束。放矿、受矿和出矿结构均布置于阶段采场的底部,采用连续放矿机在阶段的底部连续出矿,具有采场结构尺寸参数大、采切工程量相对较小,回采落矿效率高、作业工艺连续和出矿效率高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矿地下采矿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阶段连续出矿充填采矿方法。
背景技术
阶段充填采矿法作为一种主要的、现有的高效充填采矿方法,在采场落矿方面集中了空场采矿法回采工艺简单、落矿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在采场充填方面集中了采场嗣后一次充填、充填效率高的优点,因此该方法在厚大、矿岩稳固性好的倾斜或急倾斜矿体中应用广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井下作业设备的大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推动采矿工艺技术不断改进,矿山现在采用的阶段充填采矿法在采场结构尺寸、落矿效率、出矿效率方面均有待提高,体现在阶段高度不大、开拓采准工程量多、出矿效率低等方面,尤其是作业工艺不连续,严重制约了智能采矿的发展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工艺连续,出矿效率高的采矿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这种阶段连续出矿充填采矿方法,将矿体划分为阶段采场,在阶段采场内划分分段采场,在分段采场内布置分段凿岩爆破工程和分段充填工程;阶段采场包括矿房采场和矿柱采场,通过两步骤回采,一步骤回采矿房矿体,二步骤回采矿柱矿体,一步骤回采时,凿岩爆破采用下向深孔凿岩设备钻凿大直径深孔,分段矿房集中凿岩;在阶段采场底部布置放矿口、穿脉受矿巷和脉外出矿巷;在穿脉受矿巷和脉外出矿巷内均布置连续出矿机,矿石从放矿口放矿并通过连续出矿机连续出矿;当阶段采场出矿形成一个或者多个分段空区后暂停出矿,对分段空区进行充填且养护至要求强度后进行下一个出矿和充填循环,直至阶段采场回采、充填结束。
矿体厚度小于30m时,阶段采场沿矿体走向布置;矿体厚度大于30m时,阶段采场垂直矿体走向布置。
所述分段凿岩爆破工程包括在分段采场内集中进行深孔凿岩,然后按照爆破工序自身的工艺要求组织装药、爆破和通风循环作业。
矿体划分为阶段采场的采切工程包括脉外阶段运输巷和阶段溜井,脉外阶段运输巷布置于阶段矿体的下盘,阶段溜井与脉外阶段运输巷连通;阶段采场划分分段采场的采切工程包括分段运输巷和分段穿脉巷。
自所述阶段运输巷与矿体下盘之间施工与所述阶段溜井连通的脉外出矿巷,脉外出矿巷与脉外阶段运输巷平行布置,从脉外出矿巷施工穿脉受矿巷,从穿脉受矿巷向上施工采场溜井,采场溜井作为阶段采场底部的所述放矿口。
所述连续出矿机为皮带输送机。
所述放矿口设置振动放矿机,矿石经振动放矿机连续放矿至穿脉受矿巷中连续出矿机的输送皮带上,或者矿石从放矿口连续自溜至穿脉受矿巷中连续出矿机的输送皮带上,穿脉受矿巷中的连续出矿机将矿石连续转运至脉外出矿巷中的连续出矿机上,脉外出矿巷中的连续出矿机连续将矿石送至阶段溜井,矿石最后从脉外阶段运输巷外运。
一步骤采场采用胶结充填方式;二步骤采场采用胶结充填和非胶结充填相结合的方式,底部为胶结充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71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