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水质冲击负荷强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7005.2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8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庞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真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活污水处理 生活污水 反应器 冲击负荷 进水COD 上清液 水质 城镇污水处理厂 活性污泥微生物 污染物排放标准 废水处理领域 抗冲击能力 污染物指标 方法适合 活性污泥 排放标准 生物载体 驯化 出水 合成 排放 | ||
本发明公开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水质冲击负荷强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该方法的步骤为:将活性污泥和生物载体投入SFIAB反应器;用生活污水对活性污泥微生物进行驯化;用合成的生活污水调节进水COD浓度,模拟该方法处理生活污水的抗冲击能力,测定SFIAB反应器上清液COD等污染物指标。该方法适合水质排放不规律的生活污水处理,其进水COD浓度最高可达824mg/L,SFIAB反应器上清液出水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抗水质冲击负荷强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主要是人类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厨房用水、洗涤用水和卫生间用水所产生的排放水,多为无毒的无机盐类。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为150—400L,其量与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总的特点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物质。
国内现行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主要为活性污泥法,而传统活性污泥法耐水质冲击负荷能力差,运行不够稳定,易产生污泥膨胀,基建和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抗水质冲击负荷强,污泥负荷高,COD去除率高,占地小,操作简单,效果稳定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抗水质冲击负荷强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载体活化:将生物载体投入质量浓度5%的稀硫酸溶液中,浸泡24小时;
(2)活性污泥微生物驯化:将步骤(1)中活化后的载体和活性污泥投加到SFIAB反应器中,向SFIAB反应器加入生活污水,并开启曝气进行闷曝,曝气量取0.5m3/L;
(3)SFIAB反应器进行反应:使用计量泵将COD浓度为229-595mg/L的生活污水连续泵入SFIAB反应器,并控制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h,污泥龄SRT为5d,溶解氧DO为1.8mg/L,利用步骤(2)经驯化的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反应;
(4)沉淀区取水:取步骤(3)沉淀区出水,测定其COD浓度值;
(5)进水水质调整:通过人工配置提高进水COD浓度250mg/L,使进水COD浓度为635-824mg/L,并控制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h,污泥龄SRT为5d,溶解氧DO为1.8mg/L,利用步骤(2)经驯化的微生物进行生物降解反应;
(6)沉淀区取水:取步骤(3)沉淀区出水,测定其COD浓度值。
所述步骤(1)中生物载体比表面积不低于1200m2/m3,生物膜厚度不低于120μm。
所述步骤(2)中SFIAB反应器高105cm,最大直径50cm,提升管直径12cm。
所述步骤(2)中投加的生物载体体积占SFIAB反应器有效容积的20-30%。
所述步骤(3)中SFIAB反应器运行参数水力停留时间HRT为4h,污泥龄SRT为5d,溶解氧DO为1.8mg/L。
所述步骤(5)中人工配置生活污水COD浓度高达824mg/L。
实施上述处理方法的装置由调节池、SFIAB反应器和收集池组成。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真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真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70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