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创血压测量方法、装置、无创血压测量仪器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6636.2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3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增友;符琼琳;朱珍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25 | 分类号: | A61B5/0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518122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压 测量方法 装置 测量 仪器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创血压测量方法、装置、无创血压测量仪器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应用于无创血压测量仪器上,该仪器包括袖带,该方法包括:对袖带进行放气,获取放气过程中的脉搏波信息;根据获取的脉搏波信息得到血压参数值和袖带识别结果;根据所述袖带识别结果对得到的血压参数值进行校准。该方法可以消除因袖带捆绑不当等外界因素造成的测量偏差情况,提高了测量准确性,且能够适用于大腿血压测量的场合,进而提升无创血压测量仪器的测量准确性及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创血压测量方法、装置、无创血压测量仪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血压的测量方法分为有创血压测量(IBP)和无创血压测量(NIBP)两大类,有创血压测量是通过将导管穿刺进患者的血管内来获得实时的血压值,是一种直接的血压监测手段,IBP波形能够直观反应患者的血压,是血压测量领域的金标准。但是,有创血压测量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伤,存在感染的风险,测量成本较高,需要专业的医生才能操作,一般只在特殊的危重病人身上才会使用。
NIBP具有无创性、操作简单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病人监护、门诊、点测等场合。无创血压测量的主流方法分为听诊法(柯式音法)和示波法(震荡法)两种。它们的共同点都是需要将袖带捆绑至患者的手臂,然后对袖带进行充气和放气来得到患者的血压值;所不同的是,听诊法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听取声音来确定收缩压、舒张压的数值,需要具备一定知识的专业人员才能操作,且测量结果受到听诊者的听力水平、放气快慢、以及环境嘈杂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且不适用于连续监测的场合。基于示波法的无创血压测量是通过MCU自动地对袖带进行加压至收缩压以上,再进行不断的放气直至舒张压以下,获得袖带内气体的震动波形的包络特征,根据包络特征确定平均压,进而根据经验系数得到收缩压和舒张压。它的优点是测量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操作简单,一致性好,且特别适合长时间监护的场合;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无创血压测量设备的基本原理都是采用的示波法。
对于示波法测量准确性问题,行业临床标准中有要求:与听诊结果相比,平均偏差在5mmHg以内,标准偏差小于8mmHg;在达到临床要求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减少测量误差一直是设备生产厂商研究的重点。
经过临床试验及理论推导发现,对于采用示波法的无创血压测量设备,获取到的袖带内的震荡脉搏波的包络特征会受到所捆绑在患者肢体的类别、袖带的尺寸、松紧程度的影响,最终的测量结果也会受影响。在一些应用场合下,医生可能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方式或方法捆绑袖带,如使用不恰当的袖带或者捆绑的太松或太紧,造成测量出的血压值偏高或偏低,导致测量准确性受到影响。因此,如何改进因外界因素而导致血压值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创血压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消除因袖带捆绑不当等外界因素造成的测量偏差情况,提高了测量准确性,且能够适用于大腿血压测量的场合,进而提升无创血压测量仪器的测量准确性及适应性。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创血压测量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创血压测量仪器。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无创血压测量方法,应用于无创血压测量仪器上,所述无创血压测量仪器包括袖带,所述方法包括:对袖带进行放气,获取放气过程中的脉搏波信息;根据获取的脉搏波信息得到血压参数值和袖带识别结果;根据所述袖带识别结果对得到的血压参数值进行校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采用预定的放气方式对所述袖带进行台阶放气;其中,在根据所述的脉搏波信息得到血压参数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放气过程中的袖带压力数据,并对所述袖带压力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脉搏波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理邦精密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66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