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生物组织包埋的包埋剂和包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4147.3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85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浩;毕国强;祝清源;刘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0 | 分类号: | G01N1/3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崔亚松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生物 组织 包埋 包埋剂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处理生物组织的包埋方法和包埋剂,以凝胶构建软质包埋物,并添加辅助成分,使包埋物与被包埋组织在组织透明化处理中具有近似的膨胀特性。使用这种包埋方法和包埋剂处理的生物组织可以获得厚的切片,在组织透明化处理过程中与组织有同样的膨胀特性,并在包埋物与生物组织紧密结合,组织切片、透明化和成像的过程中起到对样品的保护和约束作用,保证样品形态和内容物的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组织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物组织包埋的包埋剂和包埋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医学显微成像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对大组织样品、完整组织器官乃至生物体本身进行高分辨的三维荧光显微成像。传统上,组织透明成像和组织切片、分片成像然后重构是这样的大样品三维成像的主要方法。然而,大样品的组织透明非常耗时,并且分辨率低;传统切片重构的方法限于成像深度只能使用较薄的切片,大样品成像时需要很多组织切片,也非常耗时,并且带来大量的组织损失。
为了适应高通量厚组织样品三维成像的要求,近来提出的一类成像方法将组织切片和组织透明化相结合,在组织切片次数和组织透明化时间中寻求平衡。这类方法采用约数百微米的厚组织切片然后组织透明的方案,与传统切片重构方法相比大大减少切片次数,而与传统组织透明成像相比大大减少了透明时间,是一种高效的大样品三维成像方法。
这种成像方法对样品的包埋提出了新的要求。样品的包埋是组织切片的一个重要预处理步骤。传统的使用树脂或石蜡等硬材料的包埋方法不易获得厚的切片,同时在组织透明化过程中与组织有不同的膨胀系数,会导致严重的形变,与组织透明化不兼容;使用琼脂糖等材料的包埋在组织透明化过程中容易开裂破碎,造成样品表面的组织丢失。在一些情况下,切片中包含多块分离的组织时,包埋材料的开裂破碎甚至可能造成大块组织的丢失,严重影响成像的质量和完整性。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物组织包埋的浸润性包埋剂和包埋方法,使样品包埋、组织厚切片与组织透明化处理兼容,并在组织切片、透明化和成像的过程中起到对样品的保护和约束作用,保证样品形态和内容物的完整性。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前述目的,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生物组织包埋的包埋剂,包括凝胶前体组合物和凝胶性能调节剂,其中所述凝胶性能调节剂包括多聚赖氨酸、胶原蛋白、小牛血清蛋白、琼脂糖或明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凝胶前体组合物包括丙烯酰胺单体、甲叉双丙烯酰胺单体和聚合引发剂,其中丙烯酰胺单体、甲叉双丙烯酰胺单体的摩尔比为1∶0.1到1∶0.01。
优选地,所述凝胶前体组合物中的丙烯酰胺单体和所述凝胶性能调节剂的摩尔比为1∶3到3∶1。
优选地,所述聚合引发剂为VA-044。
优选地,所述包埋剂还包括固定剂,所述固定剂选自甲醛、戊二醛及其多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凝胶前体组合物中的丙烯酰胺单体和固定剂的摩尔比为1∶2到2∶1。
另一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包埋剂包埋生物组织的方法,包括:
配制所述包埋剂备用;
将待处理组织样品放置在包埋容器中;
在所述包埋容器中倒入包埋剂,使包埋剂浸没所述组织样品;
根据所选凝胶前体组合物处理样品体系,使包埋剂聚合生成凝胶得到包埋后的组织样品,如包埋剂包含固定剂,根据固定剂的选取静置样品适当时间使固定剂充分作用。
优选的,待处理组织样品在包埋前渗入凝胶前体组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41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