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雨水末端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4074.8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6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刘学伟;亓祥成;井文麟;李应心;马尊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37231 | 代理人: | 刘尔才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雨水 末端 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复合式雨水末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城市排水端末端的四级雨水过滤系统,所述四级雨水过滤系统依次由溢流井(2)、生态净水结构、及两级石笼网围堰结构组成;
所述生态净水结构由上至下依次由水生植物(4)、土壤层(5)、陶土蓄水净水蓄水层(6)、卵石层(7)、不透水层(8)组成;
所述溢流井(2)设置有井体和溢流管,溢流管延伸入所述生态净水结构中部;溢流管位于所述溢流井(2)竖直高度的中上部;
所述生态净水结构与两级石笼网围堰结构之间的水路为排水沟,最末端一级所述石笼网围堰结构的排水端通入河道中;
所述生态净水结构与排水沟之间设置有石笼网箱(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雨水末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2)的溢流管延伸入所述生态净水结构中的陶土蓄水净水蓄水层(6)及卵石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雨水末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陶土蓄水净水蓄水层(6)中填充3-5cm由蓄水陶土制成的球体,填充厚度为0.3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雨水末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石层(7)由4-6cm卵石组成,铺设厚度为0.3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式雨水末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井(2)口的位置高于土壤层(5)为0.05~0.1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雨水末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水层(8)采用不透水土工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雨水末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级、四级雨水过滤系统为石笼网围堰结构,由上至下依次由水生植物(4)、养殖土壤、石笼网箱(9)组成,石笼网箱(9)内填充8-15cm石块。
8.一种复合式雨水末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S1、雨水由城市排水端进入溢流井(2)进行沉淀作为初期过滤;
S2、经溢流井(2)的溢流管进入生态净水结构中;
S3、经过生态净水结构二次过滤后的雨水溢流至所述生态净水结构表面;
S4、所述S3溢流至生态净水结构表面的雨水经排水沟依次进入三四级雨水过滤系统;
S5、所述三四级雨水过滤系统为石笼网围堰结构,由上至下依次由水生植物(4)、养殖土壤、石笼网箱(9)组成,经三四级雨水过滤系统过滤后的雨水排入至河道中完成雨水过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式雨水末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态净水结构由上至下依次由水生植物(4)、土壤层(5)、陶土蓄水净水蓄水层(6)、卵石层(7)、不透水层(8)组成;
所述溢流井(2)的溢流管延伸入所述生态净水结构中的陶土蓄水净水蓄水层(6)及卵石层之间;
所述陶土蓄水净水蓄水层(6)中填充3-5cm由蓄水陶土制成的球体,填充厚度为0.3m;
所述卵石层(7)由4-6cm卵石组成,铺设厚度为0.3m;
所述不透水层(8)采用不透水土工布;
所述石笼网箱(9)内填充8-15cm石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40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