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灯珠及LED显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3921.9 | 申请日: | 2018-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6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何昆鹏;吴振志;吴涵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19/00;F21V23/00;F21V31/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显示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LED灯珠及LED显示结构,所述LED灯珠包括:灯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所述灯体上设置有至少一灯杯;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灯杯的底部;导体层,设置于所述灯杯的侧壁,引脚,包括触控引脚、显示引脚接地引脚,所述触控引脚设置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导体层,所述显示引脚设置至少两个,连接于所述发光器件,所述接地引脚设置至少一个;其中,当所述LED灯珠安装于PCB板上时,所述触控引脚连接于触控芯片组的输入脚,所述显示引脚连接于驱动芯片组,所述接地引脚连接至PCB板上的接地层,在所述导体层与接地层之间形成触控电容。通过设置导体层,在所述导体层与接地层之间形成触控电容,在人体触摸时可以实现触控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灯珠及LED显示结构。
背景技术
近年来,LED显示技术发展迅速,产品日益向高密度、小间距等高分辨率的方向发展。伴随着小间距LED显示产品高速增长,小间距LED显示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LED显示屏应用于指挥中心、会议室、多媒体教室等场合,这些应用场合对显示屏触控演示功能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
传统的应用在LED显示屏上的触控方法为红外发射接收对管式触摸框,该方法通过触碰物遮挡红外触摸框的红外线发射接收路径,从而定位触碰物的位置。然而,通过红外实现触摸的方法容易受光的干扰,精度低且很难应用在大尺寸LED显示屏上面,在显示屏的尺寸超过150吋时,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LED显示屏的触控实现问题,提供一种LED灯珠及LED显示结构。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LED灯珠,安装于显示结构的PCB板上,可以实现显示结构的电容式触控,包括:
灯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及第二端面,所述灯体上设置有至少一灯杯;
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灯杯的底部;
导体层,设置于所述灯体上;
引脚,包括触控引脚、显示引脚及接地引脚,所述触控引脚设置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导体层,所述显示引脚设置至少两个,连接于所述发光器件,所述接地引脚设置至少一个;
其中,当所述LED灯珠安装于PCB板上时,所述触控引脚连接于触控芯片组的输入脚,所述显示引脚连接于驱动芯片组,所述接地引脚连接至PCB板上的接地层,在所述导体层与接地层之间形成触控电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面向第二端面的方向下沉形成所述灯杯,所述导体层设置于所述灯杯的侧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及所述导体层与所述引脚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灯体内设置有通道,导线容置于所述通道内;或
所述灯体内绘制有微电路,所述导体层及所述发光器件连接于所述微电路,并通过所述微电路实现与所述引脚的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体层为金属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体层直接成型于灯体上,或预先成型后再固定于所述灯杯的侧壁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体上设置有多个灯杯,每个灯杯内对应设置一发光器件,并在每个灯杯的侧壁成形一导体层,多个所述导体层之间共同连接于同一触控引脚,或每个导体层连接一个触控引脚,或部分导体层共同连接于同一触控引脚,部分导体层单独连接于一触控引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体包括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基板及所述第二基板层叠设置,从而所述第二基板密封所述通孔的一端,形成所述灯杯,所述导体层成形于所述通孔的侧壁上,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奥拓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39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