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给无线传感器供能的振动能量收集线路防震锤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3465.8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3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申威;孟遂民;申龙;王宝婷;向乃瑞;陈思凡;刘闯;杨鸽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G7/14 | 分类号: | H02G7/14;H02N2/1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传感器 托板 线路防震锤 功率处理单元 线夹组件 谐振装置 振动能量 防震锤 供能 风速 风速传感器模块 振动能量转化 供电 对称固定 架空线路 能量通过 同一水平 微风振动 线路振动 螺钉 护线套 悬臂梁 拖板 下端 消耗 转换 | ||
一种给无线传感器供能的振动能量收集线路防震锤,它涉及一种线路防震锤。本发明为解决目前的防震锤对于线路振动能量仅是单纯的消耗,不能对振动能量转化利用给风速无线传感器供电。本发明的护线套套装在导线上,线夹组件安装在护线套上,托板通过拖板螺钉与线夹组件的下端相连,左右两个悬臂梁谐振装置在同一水平上对称固定在托板的两侧,托板的中间上边安装功率处理单元模块,在功率处理单元模块的下方托板上安装有无线风速传感器模块。本发明用于架空线路,将微风振动能量通过防震锤上的特殊谐振装置转换成电能用于给风速无线传感器供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架空线路用的防震锤,具体涉及一种给无线传感器供能的振动能量收集线路防震锤。
背景技术
输电线的微风振动和输电塔的风振常会造成输电线断股断线、杆塔节点连接破坏等危 害性极大的故障,多次造成影响严重的大面积停电事故。风致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振动有三 种形式:微风振动、次档距振荡和舞动,其中导线的微风振动发生得最为频繁,影响也最大。 导线的微风振动是由于风垂直吹过导线时,在导线背后产生的周期性“卡门涡旋”激励作用, 在导线上产生垂直导线和风向的作用力,使得导线产生微风振动。如果线路微风振动控制 不当,将使输电线路极易发生诸如导线疲劳断股、金具磨损、杆塔构件损坏等故障,对线路 安全带来较大的危害。国内外经验表明,架空线路在沿海、沙漠、跨河、跨海等地形条件下 容易发生严重的微风振动,没有防振保护措施的导线在两周内就可能导致疲劳断股,不但增 加输电线路的功率损耗,造成电力浪费,甚至造成导线断裂而引起断电事故,严重威胁架空 线的运行寿命,乃至输电线路的安全。
现在的线路防震锤工作原理是当架空输电线路振动时,安装在架空线上的防振锤随之上下运动由于锤头的惰性作用使得连接锤头的钢绞线不断上下弯曲,钢绞线股间及内部分子间产生摩擦而消耗能量,然后就能使得线路振动有效减少,起到线路防震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的线路振动能量只是被单纯的摩擦消耗了,没有能够被有效的利用。
公开号为CN20171044650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能量采集型高压电力线防震锤系统,
该发明需要特别安装一个支撑架通过夹板设置在输电线上增加装置的复杂程度,且负责能量收集的压电片的长度过长可能造成导线间的闪络,与此同时当线路周围风速较大时压电片容易损坏增加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经济实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防震锤在线路防振过程中,对于振动能量只是单纯消耗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给无线传感器供能的振动能量收集线路防震锤使得能量收集型防震锤实用性更强,不需要特别安装其他装置保证结构足够简单,采用安装具有能量转化功能的压电悬臂梁替代传统钢绞线,这样既可以保证防震锤结构足够简单,也避免了需要特别装的装置带来线路闪络与装置损坏问题,也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技术。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给无线传感器供能的振动能量收集线路防震锤,它包括线夹组件和护线套套装在导线,线夹组件安装在护线套上,所述线路防振锤还包括托板、两个谐振装置、两个压板、八个压板螺钉、功率处理单元、风速无线传感器、两个线夹螺钉、两个托板螺钉,托板通过托板螺钉与线夹组件的下端连接,谐振装置通过压板与压板螺钉安装在托板上,两个谐振装置左右对称,功率处理单元模块与风速无线传感器模块安装在托板上。
上述谐振装置包括锤头、压电悬臂梁。
上述压电悬臂梁包括压电晶体、弹性体、基底。
上述功率处理单元模块包括整流器模块、能量存储和供电电路模块、线性稳压器模块。
上述风速无线传感器模块包括无线风速传感器射频收发机电路模块、无线风速传感器射频电线模块。
上述线性稳压器模块包括型号为MAX666的稳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34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舞动减振间隔棒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力线缆的高效除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