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束插接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102304.7 | 申请日: | 2018-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20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 发明(设计)人: | 孙丰超;周积茂;孙永峰;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518;H01R13/533;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11252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放;张春雨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挡 第一腔室 公端子 第二腔室 公插件 插接组件 通孔 线束 轴向方向移动 安全系数 挡板 歪斜 插接 隔开 损伤 防护 维修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束插接组件,包括公插件、两第一隔挡栅和第二隔挡栅;公插件上开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通过隔挡板隔开;两第一隔挡栅上均开设有与公端子相对应的第一通孔;两第一隔挡栅分别安装于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中,且两第一隔挡栅能沿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轴向方向移动;第二隔挡栅设置在公插件远离第一腔室的一端,第二隔挡栅上开设有与公端子对应的第二通孔;第二隔挡栅能沿第一腔室的径向方向移动。本发明中,采用第一隔挡栅和第二隔挡栅分别从公端子的两端进行防护,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公端子不被误碰,避免了公端子的歪斜和损伤,提高了进行维修或者插接等操作的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束的插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束插接组件。
背景技术
汽车中有各种各样的电气结构,多种电气结构均需要使用线束进行连接,连接线束时,线束插件是必不可少的部件,线束插件内一般设计有端子,插件与插件连接后,通过各自内部的端子的卡接,最终实现电流的传递。
请参考图1,传统的线束插件包括一般包括公插件1和母插件3,公插件1上开有供公端子2穿过的通孔,母插件3上开设有供母端子穿过的通道。一般公插件1加工完成后,其通孔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在存放和运输过程中,灰尘、铜丝等异物可能会进入通孔内,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公端子2一般为扁平长方体状,因此,当公端子2插入公插件1中时,有很长一段突出于公插件1的通孔,该突出部位容易被意外误碰,从而发生歪斜,一旦发生歪斜则导致公端子2不能与母端子顺利对接,最终导致电气故障。并且公端子2插入公插件1中之后,彼此之间的距离很近,在检修时也很容易误碰,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公插件1和母插件3插接完成后,最终有线束导出,因此公端子2的尾端会受到线束的拉力,导致公端子2脱出公插件1的通孔,进而导致安全事故。
另外,同一款车型,存在的电气功能配置可能各不相同,如图2中所示,插件孔4位数较多,能够实现多路供电,但当车辆电气配置降低,电气功能较少时,需要的插件孔4位数较少时,应用此插件会相应增加成本,造成浪费。若选用孔位较少的一组插件,同一平台下,更换插件类型又会造成插件种类数增多,容易造成混乱,不便于管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插接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对公端子进行有效防护,提高插接组件的适用性,降低安全隐患。
本发明提供的线束插接组件,包括:
公插件,所述公插件上开设有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通过隔挡板隔开;
两第一隔挡栅,两所述第一隔挡栅上均开设有与公端子相对应的第一通孔;两所述第一隔挡栅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中,且两所述第一隔挡栅能沿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轴向方向移动;
第二隔挡栅,所述第二隔挡栅设置在所述公插件远离所述第一腔室的一端,所述第二隔挡栅上开设有与公端子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隔挡栅能沿所述第一腔室的径向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的线束插接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各自相对的两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包括第一错位孔和第一对齐孔,所述第一错位孔与所述第一对齐孔成八字形相通,所述第一对齐孔沿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的轴向方向延伸有移位槽;
所述第一隔挡栅的两侧均固设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能连接至所述第一连接孔中。
如上所述的线束插接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中均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弹力方向与所述移位槽相平行。
如上所述的线束插接组件,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隔挡栅上还开设有窄径孔,所述窄径孔与所述第二通孔成八字形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23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水型阴极保护测试连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