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护栏固定座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101760.X | 申请日: | 2018-02-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3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 发明(设计)人: | 查俊;强林汉;陆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皖南造船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B17/04 | 分类号: | B63B1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圆形孔 固定孔 船用 护栏固定座 轴线位置 定位孔 弧形孔 圆形状 上端 连通 | ||
本发明涉及船用零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船用护栏固定座,所述本体上端轴线位置设置有第一圆形孔,所述第一圆形孔下方设置有第二圆形孔,所述第一圆形孔和第二圆形孔相互连通,且第二圆形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形孔的直径,在所述第二圆形孔与所述第一圆形孔的连接处且位于本体上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所述本体上设置有2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分布在本体上,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成长圆弧形孔,在2个第二固定孔之间设有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设置成圆形状,本发明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用零件,尤其是涉及一种船用护栏固定座。
背景技术
传统的船用护栏固定座难以在一个安装步骤(即将船用护栏固定座连接在甲板上)实现对护栏的同时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种船用护栏固定座,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端轴线位置设置有第一圆形孔,所述第一圆形孔下方设置有第二圆形孔,所述第一圆形孔和第二圆形孔相互连通,且第二圆形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形孔的直径,在所述第二圆形孔与所述第一圆形孔的连接处,且位于本体上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所述本体上设置有2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分布在本体上,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成长圆弧形孔,在2个第二固定孔之间设有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设置成圆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在一个安装步骤(即将船用护栏固定座连接在甲板上)实现对护栏的同时安装。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全剖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与本发明相互配合的护栏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3所示的一种船用护栏固定座,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端轴线位置设置有第一圆形孔2,所述第一圆形孔下方设置有第二圆形孔3,所述第一圆形孔和第二圆形孔相互连通,且第二圆形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圆形孔的直径,在所述第二圆形孔与所述第一圆形孔的连接处,且位于本体上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4,所述本体上设置有2个第二固定孔5,所述第二固定孔分布在本体上,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成长圆弧形孔,在2个第二固定孔之间设有第三固定孔6,所述第三固定孔设置成圆形状。
在使用过程中,将护栏杆7从第二圆形孔向上插,使护栏杆的底座71卡合在第二圆形孔内,并使底座上的导杆72落入第一定位孔内,然后通过螺栓穿过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与甲板实现连接。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底部开有长圆弧形孔能够调整安装角度,增加安装效率和减小配合间隙,设有第三固定孔放置出现晃动。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皖南造船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皖南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17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船用护板
- 下一篇:安装收卷式挡水布的船舶护栏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