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屑切削多阶梯修正非共槽钻头在审
申请号: | 201810101200.4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8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延德;卜新荣;王梅;李静;马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0 | 分类号: | B23B5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陶纯佳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正 圆柱连接 变径 径向前角 轴向前角 多阶梯 切削 钻头 前向 大直径圆柱 过渡连接 阶梯变径 阶梯钻头 切屑缠绕 逐渐增大 过渡处 单排 屑槽 轴向 钻体 同心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了长屑切削多阶梯修正非共槽钻头,其能改善单排屑槽形式多阶梯加工使用多把刀的情况,尤其是解决阶梯变径比超过1.3的阶梯钻头在进行长屑切削时切屑缠绕严重的问题。钻体包括自前向后同心一体的至少三个直径自前向后逐渐增大的圆柱,相邻两个圆柱之间通过阶梯角过渡连接,而在各个阶梯角过渡处大直径圆柱上分别设有轴向宽度a均不小于0.3mm的修正平台,且各修正平台的轴向前角β=0°~15°、径向前角α=‑25°~0°,同时大变径比的两圆柱连接处阶梯角修正平台的轴向前角大于小变径比的两圆柱连接处阶梯角修正平台的轴向前角,而大变径比的两圆柱连接处阶梯角的径向前角小于小变径比的两圆柱连接处阶梯角修正平台的径向前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刀具领域,具体为长屑切削多阶梯修正非共槽钻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三个及以上数量的多阶梯孔加工、且当某一阶梯的变径比(某一对邻接的圆柱直径与小圆柱直径的比值)超过1.3时,多是采用多支刀具依次加工的形式,其虽然能满足加工精度要求,但是其加工效率低、刀具成本高;而如采用多阶梯的单一钻头,往往就需要采用三个及以上数量的阶梯大变径比钻头;但是目前现有的不同变径比的阶梯钻头多采用单排屑形式,当遇到长切削加工时,简单的单排屑槽的形式往往会出现切屑缠绕严重的现象,因此无法正常稳定地加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长屑切削多阶梯修正非共槽钻头,其能解决现有单排屑槽形式的大变径比阶梯钻头在进行长屑切削时存在的切屑缠绕严重的问题。
其技术方案为,长屑切削多阶梯修正非共槽钻头,其包括钻柄,所述钻柄的前端设有同轴一体的钻体,所述钻体包括自前向后同心一体的至少三个圆柱且至少所述三个圆柱的直径自前向后逐渐增大,相邻两个圆柱之间通过阶梯角过渡连接,其特征在于:其在变径比最大的相邻接的两个圆柱中的前一小直径圆柱外周面上开设主排屑槽且所述主排屑槽联通延伸至所有圆柱、并在后一大直径圆柱体外周面上同时开设副排屑槽且所述副排屑槽向后延伸至后方所有的圆柱,所述副排屑槽在前一圆柱外周向前延伸形成此圆柱的切削刃带,而在各个所述阶梯角过渡处的大直径圆柱上分别设有轴向宽度a均不小于0.3mm的修正平台,且各个所述修正平台的轴向前角β的角度范围为0°~15°、径向前角α的角度范围为-25°~0°,同时大变径比的两圆柱连接处阶梯角修正平台的轴向前角大于小变径比的两圆柱连接处阶梯角修正平台的轴向前角,而大变径比的两圆柱连接处阶梯角的径向前角小于小变径比的两圆柱连接处阶梯角修正平台的径向前角。
进一步的,所述修正平台上形成新的切削刃,其中与前一圆柱相连刃口为修正平台的主切削刃,而在后一圆柱面上形成修正平台的副切削刃。
进一步的,同一阶梯角上两个刃瓣上对应的修正平台上分别开设有断屑凹槽,所述断屑凹槽的深度h不大于0.2mm,所述断屑凹槽的长度l依据相应的修正平台轴向宽度a的大小以及阶梯该修正平台所处的圆柱直径而定。
进一步的,同一阶梯角上两个刃瓣的修正平台上的断屑凹槽分别到对应的主、副切削刃之间的距离l1与l2不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修正平台的主切削刃、副切削刃的刃口倒圆大小比钻头钻尖部的刃口大0.01~0.02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设置多条排屑槽且为非共槽设计来有效控制各阶梯的切屑流向,同时通过在阶梯角上设置修正平台来控制切削形成的弯曲大小,从而有效地控制切屑状态,切实避免大变径比多阶梯长屑切削有可能出现的切屑缠绕问题,保证稳定可靠的切削加工,从而有效提高加工效率、减少刀具磨损、降低加工成本;另外通过在修正平台上设置断屑凹槽来对长屑进行有效的强制断屑,从而进一步有效控制切屑状态,避免长切屑的相互缠绕,确保连续稳定的切削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长屑切削多阶梯修正非共槽钻头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局部放大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阿诺精密切削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12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电机支架钻孔工装
- 下一篇:一种定位C型中心孔复合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