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护眼面罩及视力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101026.3 | 申请日: | 201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0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池欣睿;池毅;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欣睿 |
主分类号: | A61F9/04 | 分类号: | A61F9/04;A61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458000 河南省鹤壁市淇***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眼 面罩 视力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护眼面罩及视力保护装置,属于面罩领域,包括罩体、密封支撑和头箍,罩体整体呈弧形,罩体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内表面用于贴合人体面部,罩体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内表面和外表面,且通气孔贯穿罩体;密封支撑安装于内表面,且密封支撑沿罩体的边缘呈环形,头箍安装于罩体的外表面。本发明提供的护眼面罩可以稳定安全的提供眼部面部的含水分热敷功能,很好的恢复眼部疲劳,眼干、眼涩、眼肿胀、黑眼圈等常见的眼部不适症状,还能补充面部皮肤水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护眼面罩及视力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氧化还原发热的眼罩,属于一次性用品,长期使用成本较高,无法很好的控制温度,容易过热过冷,过热则容易对眼球造成伤害,长期存放易漏气而失效。采用电热方式的眼罩,需要外接电源,头部有电线环绕很不方便,而且无法产生水蒸气,会令皮肤干燥,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上面两种眼罩由于现有技术成本原因,或多或少会对眼球造成一定压力,不注意的话,会对视力造成损伤。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面罩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面罩对人体视力有一定的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眼面罩,以改善现有的面罩对人体视力有一定的损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力保护装置,以改善现有的面罩对人体视力有一定的损害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基于上述的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护眼面罩,包括罩体、密封支撑和头箍,所述罩体整体呈弧形,所述罩体包括内表面和外表面,所述内表面用于贴合人体面部,所述罩体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内表面和所述外表面,且所述通气孔贯穿所述罩体;所述密封支撑安装于所述内表面,且所述密封支撑沿所述罩体的边缘呈环形,所述头箍安装于所述罩体的外表面。
本发明提供的护眼面罩没有普通热敷或电加热眼、面罩的缺点,可以稳定安全的提供眼部面部的含水分热敷功能,可以很好的恢复眼部疲劳,眼干、眼涩、眼肿胀、黑眼圈等是常见的眼部不适症状,可以很好的补充面部皮肤水分。利用人体自身从口中呼出的哈气,通过面罩导流形状,把人体37-38°的高含水率哈气导入到眼部和面部周围来加热熏蒸,人体哈气温度完美的稳定在37-38度,是人体皮肤感到最舒适的温度,且人体呼出的气体具有足够的湿度,能对眼睛形成保护,而且对使用需求频率最高的学生来说,绝对没有高温烫伤和电气漏电的风险,在使用的时候保护眼球避免烫伤,操作简单、使用安全;长期使用成本极低,是秋冬季节学生恢复视力疲劳的良好用具。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下部设置有明显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位于所述内表面,所述倾斜部位于所述罩体的下方和所述通气孔之间,所述倾斜部靠近所述通气孔的一端朝向所述外表面凸出的距离大于所述倾斜部另一端朝向所述外表面凸出的距离。
人们带上护眼面罩后,可以用嘴呼气,呼出的气体在与倾斜部接触后朝向人体眼部移动,从而对眼部形成热敷功能。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气孔倾斜设置,所述通气孔与所述外表面连接的一端离所述罩体的底部的距离小于所述通气孔另一端离所述罩体的底部的距离。
倾斜设置的通气孔使人们呼出的气体不会从通气孔流出,同时,根据人体构造,倾斜设置的通气孔恰好与鼻孔方向向对,这样人们在利用鼻子吸气时更加的方便顺畅。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罩体的上部设置有一个腔体,所述腔体大约位于所述人体的眼部,所述腔体朝向所述外表面凸起。
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聚集在该腔体内,对眼睛形成持续的温和的热敷,能进一步提升热敷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头箍包括安装座和夹紧部,所述安装座安装于所述罩体,所述夹紧部卡接于所述安装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欣睿,未经池欣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1010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