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成本的可管理M.2背板设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99602.5 | 申请日: | 2018-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2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3/10 | 分类号: | G06F13/10;G06F13/4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亮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背板设计 可管理 主板 节能控制信号 硬件电路设计 资产管理信息 告警信号 管理功能 集成接口 节能控制 输入接口 温度监测 温度信息 在位信号 转换线路 状态指示 背板 两组 取电 通信 改进 | ||
本发明涉及硬件电路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成本的可管理M.2背板设计方法。该M.2背板采取改进的从主板取电的设计方式,节省了独立的Power输入接口和两组DC‑DC转换线路,降低成本;同时通过POWER/SIGNAL集成接口将M.2SSD在节能控制信号/I2C信号(含M.2在位信号/告警信号/温度信息/M.2厂家型号等)与主板PCH和BMC通信,实现M.2SSD状态指示/温度监测/节能控制/资产管理信息指示等管理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硬件电路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低成本的可管理M.2背板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M.2接口是Intel推出的新一代接口规范,可以支持SATA 6G和PCIE Gen3 8G的数据传输,因其具有体积小、传输速率快等优点而得以广泛应用。
M.2接口的硬盘通常用作系统盘,相对于传统的机械硬盘,其基于SATA或PCIE技术的传输使得系统运行速度大大提升。
通常来说,M.2背板设计有三大类信号需要考虑:Power供电,SATA/PCIE高速数据线,M.2管理/控制信号(边带信号和I2C信号)。在当前设计中,Power供电一般采用独立接口,通过线缆从电源转接板引入,因这些电源接口通常设计用来给SAS背板供电,故一般是P12V和P5V输出。而M.2需求的两组供电是P3V3和P1V8,若使用这种供电方式,则需要在M.2背板上通过DC-DC线路将P12V(或P5V)转换为P3V3和P1V8,即在M.2背板上需要有1个独立的电源输入接口(通过线缆与电源板连接)以及P12V(或P5V)转换为P3V3和P1V8的VR线路。这种方案相对复杂且物料成本较高,特别是对尺寸小、结构空间限制严格的板卡,无疑将极大增加设计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改进前的M.2背板设计框图
图2改进后的设计框图
图3改进后的集成接口Pin定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降低成本并可管理M.2端口的背板设计方法,通过改变背板power的输入方式,简化设计,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该背板支持管理特性,在技术规格方面与同类背板相当。另外,该方案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可用于其他M.2端口数背板的设计。
本发明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降低成本的可管理M.2背板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直接从主板对M.2端口进行供电,无需额外的电压转换电路。
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整合power和管理控制信号为同一接口。
优选的,将主板PCH与M.2之间的边带信号、主板BMC与M.2之间的I2C信号进行连通,实现M.2的管理功能。
优选的,PCH与M.2间的边带信号用于控制实现M.2节能功能。
优选的,BMC和M.2之间通过I2C线路链接,用于传输背板端的包含温度监测信息、M.2SSD的在位信息、alert信息以及M.2厂家/型号的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现有技术中,M.2供电来源取自电源板,因电源板输出接口通常兼容支持SAS硬盘,故电源输出通常为P12V和P5V,而M.2需求供电为P3V3和P1V8,需要在M.2背板上通过DC-DC线路将P12V(或P5V)转换为P3V3和P1V8,即在M.2背板上需要有1个独立的电源输入接口(通过线缆与电源板连接)以及P12V(或P5V)转换为P3V3和P1V8的DC-DC线路,设计方案相对复杂且物料成本较高。若板卡存在结构空间限制的要求,因该方案物料使用较多,也会带来设计难度的增加。具体实现拓扑见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96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