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应急逃生舱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9098.9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8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波;黄鸿宇;毛文平;雷思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长宇老司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B66B1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199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逃生舱 电梯轿厢本体 活动底板 轿厢顶板 应急逃生 电梯 急救包 轨道式活动 电梯轿厢 顶部安装 封闭结构 轿厢本体 可拆卸的 滑动 舱本体 伸缩梯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应急逃生舱,包括电梯轿厢本体(1),所述电梯轿厢本体(1)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轿厢顶板(4),所述轿厢顶板(4)为一伸缩梯,所述电梯轿厢本体(1)顶部上方设置有逃生舱(2),所述逃生舱(2)为封闭结构,逃生舱(2)包括活动底板组件(3)、舱本体(21)和急救包(5),所述活动底板组件(3)为轨道式活动板,滑动所述活动底板组件(3)与所述轿厢本体(1)与逃生舱之间形成通道。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迅速逃离电梯轿厢,进入安全的逃生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梯应急逃生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梯逃生自救方式大多为在电梯轿厢顶部开设逃生通道,当电梯卡在电梯井中时,被困人员能够自行攀爬或者利用工具离开电梯轿厢,当电梯处于急坠过程时,利用逃生舱来拓展空间,通过被困人员打开逃生舱活动板,利用逃生舱内的软梯进入逃生舱。然而,当电梯下坠的时候,活动板打开的方式不对,会直接影响被困人员安全进入逃生舱,此外,使用软梯势必会造成人员在软梯上晃动,不利于乘客快速攀爬进入逃生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电梯应急逃生舱。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梯应急逃生舱,包括电梯轿厢本体,所述电梯轿厢本体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轿厢顶板,所述轿厢顶板为一伸缩梯,所述电梯轿厢本体顶部上方设置有逃生舱,所述逃生舱为封闭结构,逃生舱包括活动底板组件、舱本体和急救包,所述活动底板组件为轨道式活动板,滑动所述活动底板组件与所述轿厢本体与逃生舱之间形成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轿厢顶板的伸缩梯由固定直梯和滑动直梯组成,所述固定直梯由若干设置在两个支杆之间的梯步共同组成,每个所述梯步与支杆的连接处设置卡孔,所述滑动直梯包括两个支杆、梯步和卡扣,所述梯步连接在两个支杆之间,所述卡扣设置在支杆与第一个所述梯步的连接处,将所述滑动直梯的卡扣卡合在固定直梯的卡孔内,实现固定直梯与滑动直梯的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直梯为七步梯。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直梯为金属梯。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动直梯为金属梯。
作为优选,所述的活动底板组件包括滑轨、固定板和滑动板,所述固定板与滑动板之间用滑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板的宽度为所述滑动板宽度的1.3倍。
作为优选,所述的滑轨为钢珠滑轨。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在轿厢顶部增加轿厢顶板,所述轿厢顶板为可伸缩梯子,拆卸方便,取下之后轿厢顶板作为固定的步梯稳固、简单,方便被困人员进入到逃生舱;此外,逃生舱活动底板组件使用轨道结构,能够迅速、方便的推拉,可快速在电梯轿厢与逃生舱之间形成应急通道,被困人员能迅速通过梯子到达逃生舱内。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逃生舱活动底板剖视图;
图3为轿厢顶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轿厢本体,2-逃生舱,21-舱本体,3-活动底板组件,31-滑轨,32-固定板,33-滑动板,4-轿厢顶板,41-卡扣,42-滑动直梯, 45-卡孔,46-固定直梯,47-支杆,48-梯步,5-急救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长宇老司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长宇老司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90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