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管打包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8059.7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3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津;刘宝林;徐广利;张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友发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27/10 | 分类号: | B65B27/10;B65B13/18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莎 |
地址: | 301606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架 升降 传送组件 滑动平台 打包器 钢管 钢管设备 工作效率 直线设置 转运 垂直 节能 | ||
本发明提供了钢管打包器,属于钢管设备领域,包括成直线设置的合包部件、升降包架组件、传送组件和滑动平台组件,所述传送组件设在所述合包部件和所述升降包架组件之间,所述滑动平台组件垂直于所述升降包架组件。本发明合包转运效率高,而且节能,降低劳动强度,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管加工设备领域,涉及钢管打包设备,尤其涉及钢管打包器。
背景技术
钢管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为打包,打包后钢管更加便于吊运和运输。目前,钢管打包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机械化,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逐步取代了人工码垛打包,现在的钢管合包装置设置多个驱动装置,将要打包的多个钢管放入到对应的合包装置上,因为考虑到钢管的长度,在钢管需要捆扎的部分设置合包组件,每个合包组件由独立的驱动装置进行驱动,并通过统一的控制中心进行调节控制,但是由于多个合包组件采用独立的驱动装置,在合包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动作不一致,各个捆扎点的捆扎力度不同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导致捆扎力度不均匀,捆扎后的钢管在后续的运输过程中出现容易松动等问题,大大提升了危险系数,造成安全隐患,因此在捆扎过程中,合包组件的同步性至关重要,而且后续的转运的结构也需要同步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一个动力源可通过驱动多个合包组件的钢管打包器,保证了合包动作的一致性,提升捆扎力度的均匀性,提升安全系数,而且可实现升降的同步性,以及转运能耗的降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管打包器,包括成直线设置的合包部件、升降包架组件、传送组件和滑动平台组件,所述传送组件设在所述合包部件和所述升降包架组件之间,所述滑动平台组件垂直于所述升降包架组件,
所述合包组件包括驱动油缸、拨叉、驱动轴、连杆组件和合包组件,所述驱动油缸的中部铰接在水平面上,所述驱动油缸的出力轴与拨叉的一端铰接,所述拨叉的另一端铰接在水平面上,所述驱动轴垂直穿过所述拨叉和所述驱动油缸出力轴的铰接轴设置向相对所述拨叉在轴线方向对称设置,所述拨叉驱动所述驱动轴一起运动,所述连杆组件的数量为多个且分散均布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驱动所述合包组件开闭。
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的一端均铰接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合包组件其中一侧的驱动大臂上,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连杆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合包组件另一侧的驱动大臂上,所述第四连杆组件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合包组件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合包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端的两侧对称设有驱动大臂,所述驱动大臂远离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设有驱动小臂,所述驱动大臂和驱动小臂为钝角且开口向内,所述第一连杆铰接在所述驱动大臂靠近所述固定架2/5~1/4的位置,所述第三连杆铰接在所述驱动大臂靠近所述固定架的一端,所述驱动小臂远离所述驱动大臂的一端设有挡板,在合包状态下,所述挡板水平设置,相对设置的两个挡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钢板的直径,小于钢管直径的两倍,所述第四连杆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固定架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大臂和所述驱动小臂的夹角为120度,所述挡板与所述驱动小臂的夹角为120度,所述驱动大臂的旋转角度为0度到60度,在闭合状态下,驱动大臂和驱动小臂上下对称设置,且中间层钢管的中心线高度与所述驱动大臂和驱动小臂的铰接轴轴线高度一致,中间层两侧的钢管分别与所述驱动大臂和驱动小臂相切设置,所述驱动大臂的内侧设有防撞垫,所述驱动小臂通过定位块与所述驱动大臂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的宽度和厚度大于所述驱动小臂的宽度和厚度,所述驱动小臂固锁在所述定位块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友发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友发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80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