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式液压阻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7906.8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2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克飞;汪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43 | 分类号: | F16F9/43;F16F9/32 |
代理公司: | 11138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筒 可调式液压 阻尼装置 阻尼通孔 流通孔 通孔 连通 注液口 两组 内壁滑动配合 第二腔室 第一腔室 限位组件 轴向延伸 活塞 活塞杆 驱动件 筒通孔 转动轴 阻尼孔 档位 外壁 进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液压阻尼装置。所述可调式液压阻尼装置,包括:外壳、内筒、活塞、活塞杆、调节筒、转动轴、限位组件和驱动件,调节筒套装在所述内筒外,且内筒的外壁与调节筒的内壁滑动配合,内筒上开设有内筒通孔、注液口和两组流通孔,内筒通孔与第二腔室连通,注液口将所述进口与第一腔室连通,调节筒上开设有多个调节筒阻尼通孔和与内筒通孔连通的调节筒通孔,多个调节筒阻尼通孔沿调节筒的轴向延伸,内筒上开设有两组流通孔,每组流通孔均包括与多个调节筒阻尼通孔一一对应的多个阻尼孔。该可调式液压阻尼装置可根据不同负载在两个阻尼档位之间切换,使得该可调式液压阻尼装置能够适应两种不同的阻尼工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阻尼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式液压阻尼装置。
背景技术
液压式阻尼缓冲器以流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流体流动的粘性阻尼作用,延长冲击载荷的作用时间,并将负载冲击时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流体的压力能和热能,从而吸收并转化冲击载荷的能量,进而将运动速度较快的机械部件准确停位。
现有一种液压式阻尼缓冲器,该液压式阻尼缓冲器包括外壳、位于外壳内的内筒、安装在内筒内的带有活塞、安装在活塞上的活塞杆,活塞杆伸出外壳用于承受负责,在外壳上沿活塞杆的移动方向有多个阻尼孔,外壳内有液压油,当负载作用在活塞杆上后,活塞杆带动活塞挤压液压油,液压油经过阻尼孔流出后可实现节流缓冲。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液压式阻尼缓冲器对应的阻尼特性是唯一的,这使得现有的液压式阻尼缓冲器不能够适应多种负载不同的工况,这为液压式阻尼缓冲器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液压阻尼装置。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式液压阻尼装置,包括:外壳、内筒、活塞和活塞杆,所述内筒布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筒的第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外壳的第一端的内壁上,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活塞与所述内筒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活塞将所述内筒分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并安装在所述活塞上,
所述可调式液压阻尼装置还包括:调节筒、转动轴、限位组件和驱动件,所述调节筒套装在所述内筒外,且所述内筒的外壁与所述调节筒的内壁滑动配合,所述内筒上开设有内筒通孔、注液口和两组流通孔,所述内筒通孔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注液口将所述进口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调节筒上开设有多个调节筒阻尼通孔和与所述内筒通孔连通的调节筒通孔,所述多个调节筒阻尼通孔沿所述调节筒的轴向布置,每组所述流通孔均包括与所述多个调节筒阻尼通孔一一对应的多个阻尼孔,与同一个所述调节筒阻尼通孔对应的两组流通孔中的阻尼孔的孔径不相同,所述多个调节筒阻尼通孔的孔径均大于或等于任一所述阻尼孔的孔径,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调节筒的第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的第二端伸出所述外壳的第二端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和限位卡套,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关均安装在所述外壳的第二端外壁上,所述限位卡套套装固定在所述转动轴的第二端上,所述转动轴被配置为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当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卡套与所述第一限位开关接触,且所述多个调节筒阻尼通孔分别与一组流通孔中的多个阻尼孔连通,当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限位卡套与所述第二限位开关接触,且所述多个调节筒阻尼通孔分别与另一组流通孔中的多个阻尼孔连通。
具体地,同一组流通孔中的多个所述阻尼孔的孔径相同,且所述两组流通孔中的阻尼孔的孔径比值为1:2。
具体地,所述内筒的第二端安装有柔性限位堵头,所述柔性限位堵头朝向所述活塞布置。
具体地,所述内筒的外壁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调节筒滑动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79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车用减震器
- 下一篇:磁流变减震器的阻尼保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