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片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7678.4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3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姬戬妥;蒋志鹏;刘记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国能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F27D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郭俊霞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片 冷却通道 换热装置 叠片效率 进风通道 冷却装置 锂离子电池制造 出风通道 导风装置 电池芯包 工艺要求 冷却降温 温度过高 风通道 热空气 粘合 吹入 叠片 对叠 风冷 吸入 芯包 冷却 冷空气 保证 缓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极片冷却装置,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冷却通道、进风通道,出风通道和换热装置;通过导风装置使得出风通道可以将冷却通道内的热空气吸入至换热装置内,并通过进风通道将经换热装置冷却后的冷空气吹入至冷却通道内,通过风冷的方式对冷却通道通过的极片进行冷却降温;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极片温度过高,对叠片设备影响大,以及影响时效,降低叠片效率和芯包质量易出现问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极片的温度的控制,在保证了极片可以完全粘合于叠片的基础上,使得极片的温度达到工艺要求,提高了叠片效率,保证了电池芯包的质量,更加实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极片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软包动力锂离子电池是通过叠片的方式将正负极叠成电芯包,过程当中需要对极片的温度提出要求。
现有技术中,由于对极片的水分有要求,会将极片经过隧道炉进行加热,排出水分,并且出隧道炉之后的极片,必须降低到工艺要求的范围。
但是,因为经过隧道炉烘烤之后,会造成温度过高,导致极片与极片之间粘合力大,会对叠片设备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影响时效,而且在芯包质量上,难以符合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冷却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极片温度过高,对叠片设备影响大,以及影响时效,降低叠片效率和芯包质量易出现问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极片冷却装置,包括:冷却通道、进风通道,出风通道和换热装置;
进风通道的一端和出风通道的一端分别与换热装置连接,且进风通道的另一端和出风通道的另一端分别与冷却通道连通,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上均设置有导风装置,导风装置用于通过出风通道将冷却通道内的热空气吸入至换热装置内,并通过进风通道将经换热装置冷却后的冷空气吹入至冷却通道内,用于将冷却通道通过的极片进行冷却降温。
进一步地,出风通道包括出风管和多个第一分气筒;
出风管与换热装置连接,出风管分别与多个第一分气筒连通;
冷却通道对应多个第一分气筒的数量设置有多个出风口,多个出风口均匀设置于冷却通道的一侧,多个第一分气筒通过多个出风口与冷却通道连接,以通过多个出风口将热空气吸入至换热装置内。
进一步地,进风通道包括进风管和多个第二分气筒;
进风管与换热装置连接,进风管分别与多个第二分气筒连通;
冷却通道对应多个第二分气筒的数量设置有多个进风口,多个进风口均匀设置于冷却通道的一侧,多个第二分气筒通过多个进风口与冷却通道连接,以通过多个进风口将冷空气吹入至冷却通道内。
进一步地,换热装置包括换热本体和循环水管;
换热本体包括气体流道和水流道,水流道套设于气体流道的外部,气体流道分别与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连通,水流道与循环水管连通,水流道的水与气体流道的气体通过气体流道的管壁换热,以将出风通道内的热空气冷却降温后传递至进风通道内。
进一步地,气体流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换热面积的翅片。
进一步地,气体流道呈蛇形排布于所述水流道内部。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极片冷却装置,还包括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分别与换热装置和导风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与换热装置的空气换热。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极片冷却装置,还包括检测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国能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国能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76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