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热器格栅总成组立专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7342.8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3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省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杆 组立 标牌 压置 治具 散热器格栅 生产效率 卡簧件 卡爪件 卡簧 卡爪 活动支撑组件 自动化设备 工装成本 外框件 一次性 主框架 卡配 压裂 主组 节拍 调试 报废 穿过 | ||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散热器格栅总成组立专机,标牌件上具有套杆,套杆穿过本体件,套杆和本体件之间连接处具有卡簧件,外框件上具有多个卡爪件,在本体件上具有与多个卡爪件相卡配的卡槽,包括主框架、主组立治具台、多个卡爪压置组件、标牌治具台、活动支撑组件以及卡簧压置组件,卡簧压置组件位于标牌治具台的正上方并用于将卡簧件卡进套杆使得标牌件和本体件连接成一个整体。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工装成本降低节拍时间,调试比较方便,动作少了,放件方便,生产效率也提高了,设备比人工组立提高600倍,解决当前卡爪压裂程度降低,一次性组立到位,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品质不良而造成的报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器格栅总成组立专机。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散热器格栅总成一般包括标牌件1、外框件30以及本体件2三个部分,这里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标牌件1、外框件30以及本体件2三个部分组装在一起,这里现有的方式都是直接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组装,由于整个总成大约有60卡爪,当前人工组立产能比较低,人工组立1小时做出6个产品左右,且组立费时费力,组立卡爪时不稳定,无法组立到位,导致卡爪压裂,并且无法实现60个卡爪一次性组立到位,由于整个散热器格栅总成定位不牢靠,会产生变形,放标牌件1和卡簧件3无法放到位,组立合压时容易对散热器格栅总成外观容易划伤,碰伤,并且外框件30上端的两个卡爪由于远离注塑流道,造成该两个卡爪较软,采用普通的机构无法将将两个卡爪卡入本体件2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散热器格栅总成组立专机,通过该组立机构可以一次性组立到位,快速提高组立装配效率,提高产品品质,减少压裂现象,人工操作方便性好。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散热器格栅总成组立专机,用于将标牌件、本体件以及外框件组成一个整体,标牌件上具有套杆,所述的套杆穿过本体件,套杆呈下端宽上端窄状,套杆和本体件之间连接处具有卡簧件,所述的外框件上具有多个卡爪件,在本体件上具有与多个卡爪件相卡配的卡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件:
主框架;
主组立治具台,所述的主组立治具台上具有与本体件和外框件形状相匹配的仿型面,组装时在主组立治具台先放置外框件,然后再放置本体件并使卡爪件对准卡槽;
多个卡爪压置组件,每个卡爪压置组件间隔位于主组立治具台的正上方并用于将对应卡爪件卡进卡槽使得本体件和外框件连接成一个整体;
标牌治具台,所述的标牌治具台位于主组立治具台的中部且具有与标牌件形状相匹配的仿型面并用于放置标牌件;
活动支撑组件,所述的活动支撑组件位于标牌治具台的下端并能够带动标牌治具台运动;
卡簧压置组件,所述的卡簧压置组件位于标牌治具台的正上方并用于将卡簧件卡进套杆使得标牌件和本体件连接成一个整体。
这里本发明主要是实现标牌件、本体件以及外框件的连接组装,这里需要将标牌件安装件本体件的中间位置,安装前首先将外框件放置到主组立治具台上,然后再将标牌件放置到标牌治具台上,然后再将本体件同样放置到主组立治具台上,整体状态是在外框件和标牌件上,将标牌件上具有三个套杆穿过外框件的标牌位置处,再在套杆上套上卡簧件,利用活动支撑组件带动标牌治具台向上运动,使得套杆向上先运动10mm,这里由于套杆呈下端宽上端窄状,一开始时卡簧件位于套杆的窄状处,当卡簧压置组件压向套杆时,由于下部的活动支撑组件支撑作用,就使得卡簧件从窄状处向下端宽处运动,这样就使得卡簧件卡进了套杆,从而实现了标牌件和本体件的连接安装,由于外框件上具有多个卡爪件,需要将多个卡爪件一次性压入到对应的卡槽内,安装前首先将外框件放置到主组立治具台上,将具有卡爪件端朝上,然后再将本体件同样放置到主组立治具台上,然后通过卡爪压置组件就可以将对应卡爪件卡进卡槽,从而实现了外框件和本体件的连接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敏实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73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