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条件互信息的特征选择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7098.5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5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郭继昌;顾翔元;李重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G06K9/6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国威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信息 基于条件 特征选择 机器学习 特征集 概率密度函数 离散随机变量 数据挖掘技术 特征选择算法 最大互信息 过程循环 候选特征 数据挖掘 初始化 信息熵 信息量 标签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技术领域,为提出新的特征选择方法。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条件互信息的特征选择方法,步骤如下:1)X为一离散随机变量,p(x)为该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信息熵被用来表述所获信息量的大小;2)基于条件互信息的特征选择算法基于式(5),对候选特征集和已选特征集进行初始化,并计算候选特征集中特征与类标签的互信息值,选取具有最大互信息值的特征;然选取使式(5)取得最大值的特征,按照上述过程循环选取特征,直至选取特征数为N,结束循环。本发明主要应用于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技术领域,具体讲,涉及基于条件互信息的特征选择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维数约简的一种重要方式,特征选择是利用不同的度量标准对特征进行度量,从原始特征中选取效果较显著的特征子集作为最终特征。依据不同的度量标准,特征选择算法包括基于信息度量的算法、基于一致性度量的算法和基于距离度量的算法等。
基于条件互信息的算法是基于信息度量算法中的一类典型算法,该类算法能够取得较好的特征选择效果。针对基于条件互信息的算法,人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种是先构造出含两种最值形式的目标函数,然后基于该目标函数,提出基于条件互信息的特征选择算法;另一种是先构造出仅含最大值形式的目标函数,然后基于所提的目标函数,提出基于条件互信息的特征选择算法。与第一种情况相比,由于其目标函数形式固定,第二种情况提出的算法具有一定的优势。本发明对第二种情况的特征选择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条件互信息的特征选择算法。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出新的特征选择方法。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条件互信息的特征选择方法,步骤如下:
1)X为一离散随机变量,p(x)为该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信息熵被用来表述所获信息量的大小,信息熵H(X)表示为:
互信息常被用来量化两变量所包含的共同信息,X和Y的互信息I(X;Y)表示为:
I(X;Y)=I(Y;X) (3)
其中,p(x)、p(y)分别为变量X、Y的概率密度函数,p(x,y)为变量X和Y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I(Y;X)为Y和X的互信息;
条件互信息被用来量化一个变量已知情况下,另外两个变量所包含的共同信息,I(X;Y/Z)表示为:
其中,p(x,y,z)为变量X、Y和Z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p(x,y/z)为在Z=z条件下X、Y的联合概率密度函数,p(x/z)为在Z=z条件下X的概率密度函数,p(y/z)为在Z=z条件下Y的概率密度函数;
2)基于条件互信息的特征选择算法
候选特征fi与类标签c的互信息I(fi;c),表明该特征fi与类标签c的相关程度,其值越大,表明特征与类标签越相关;候选特征fi、已选特征fs和类标签c的条件互信息I(fi;c/fs),表明选取该特征fi所能带来的关于类标签的新信息,其值越大,表明选取该特征所能带来的关于类标签的新信息越多,所以,提出如式(5)的度量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70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