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息屏屏内指纹解锁方案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7060.8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9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67 | 分类号: | H04M1/67;H04M1/725;H04W52/02;H04W4/02;H04W4/1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黄宗熊 |
地址: | 3437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识别区 解锁 误触 指纹 屏幕信号检测 指纹识别芯片 指纹信息采集 启动计时器 安全保护 错误信息 指纹识别 指纹收集 指纹信息 指纹验证 检测 比对 点亮 手机 显示屏 加密 判定 唤醒 发送 帮助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息屏屏内指纹解锁方案,当指纹识别区内检测到信号时,进行第一次判断:指纹识别区外是否接收到信号?若在指纹识别区外接收到信号,则判定为误触,回到所述初始状态;所在指纹识别区外未接收到信号,则点亮指纹识别区显示屏,并唤醒指纹识别芯片,启动计时器,之后进行指纹验证操作和安全保护操作。本发明一方面将屏幕信号检测分两部分进行检测比对,排除误触现象,准确开启指纹信息采集,另一方面,收集错误信息和位置信息,当历经一定次数的错误指纹收集后,发送加密的指纹信息和位置信息,帮助公安人员找回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息屏屏内指纹解锁方案。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不断发展的现如今,智能手机的信息安全越来越重要,因此搭载指纹识别的智能手机应运而生。目前智能手机上使用的指纹识别模块都存在一定的体积,可以放置在智能手机的正面,侧面和背面。同时,全面屏设计是智能手机ID的设计趋势,要求屏占比尽量大。但是,如果指纹识别模块放置在手机的侧面和背面,在使用时不太方便,不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如果指纹识别模块放置在正面,又必须占据一定的屏幕空间,使得手机的屏占比变小,不符合ID设计趋势。因此,为了保持手机的屏占比,开发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势在必行。目前屏内解锁方式多种多样,但有些太复杂如密码解锁、图案解锁,有些不够安全如滑动解锁,另外,手机丢失时,缺乏有效的追踪定位途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息屏屏内指纹解锁方案,一方面将屏幕信号检测分两部分进行检测比对,排除误触现象,准确开启指纹信息采集,另一方面,收集错误信息和位置信息,当历经一定次数的错误指纹收集后,发送加密的指纹信息和位置信息,帮助公安人员找回手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息屏屏内指纹解锁方案,初始状态为,屏幕休眠/指纹识别区外信号检测活跃/指纹识别区信号检测活跃/指纹识别芯片休眠;
第一步,当指纹识别区内检测到信号时,则转到第二步;
第二步,进行第一次判断:指纹识别区外是否接收到信号?若在指纹识别区外接收到信号,则判定为误触,回到所述初始状态;所在指纹识别区外未接收到信号,则转到第三步;
第三步,点亮指纹识别区显示屏,并唤醒指纹识别芯片,启动计时器,并转到第四步;
第四步,采集指纹信息,转到第五步;
第五步,进行第二次判断:计时是否结束?若计时结束,则回到所述初始状态;若计时未结束,则转到第六步;
第六步,进行第三次判断:指纹信息是否与指纹信息库匹配?若匹配,则转到开启状态:屏幕开启/指纹识别区外信号检测活跃/指纹识别区信号检测活跃/指纹识别芯片休眠;若不匹配,则转回到第四步。
更佳的,所述第五步中,进行第二次判断:计时是否结束?若计时结束,则转入拒绝状态:屏幕休眠/指纹识别区外信号检测休眠/指纹识别区信号检测休眠/指纹识别芯片休眠,开启计时器,并进入第七步;若计时未结束,则转到第六步;
第七步,计数器n=n+1,并转到第八步;
第八步,进行拒绝状态的判断:n是否大于等于默认数字a?倘若n大于等于默认数字a,则进行第九步;若n小于默认数字a,则转到第十步;其中a是在用户在操作系统中设置的数字;
第九步,设置n=0,并打开GPS,获取定位信息后将定位信息发送给指定电话号码;并回到所述初始状态;
第十步,计时结束并回到所述初始状态。
更佳的,所述第九步中设置n=0,并打开GPS,获取定位信息后将定位信息和加密指纹信息发送给指定电话号码;并回到所述初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合力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70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联系人信息推荐方法及终端
- 下一篇:可即时授权及多向追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