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酱板鸭的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6281.3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89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熊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盛 |
主分类号: | A23L5/10 | 分类号: | A23L5/10;A23L13/40;A23L13/50;A23L13/7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孙巍 |
地址: | 4102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风干燥 制作工艺 腌制 滚揉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复合调味料 规模化生产 肉制品加工 酱卤制品 热风干燥 生产加工 温度管理 风味酱 工厂化 酱香味 畜禽业 烘烤 可用 肉质 贴标 脱去 炸酱 腌腊 赋予 加工 酱油 标准化 养殖 流通 升级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酱板鸭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滚揉腌制;(2)冷风干燥;(3)烘烤;(4)成检贴标。本发明采用炸酱和复合调味料进行滚揉腌制,能赋予瓯越风味酱板鸭酱香味浓的特点。本发明采用先冷风干燥再热风干燥相结合的干燥方法,能较好的脱去将板鸭中的水分,赋予酱板鸭肉质有韧性和干香浓郁的优点,又符合肉制品加工温度管理中先低温后高温的原则。本发明产品丰富了市场上酱板鸭制品的种类,实现了板鸭产品的现代化加工技术与应用。本发明适合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本技术可用于酱鸡、酱油肉等腌腊酱卤制品的生产加工。本发明的推广应用将带动畜禽业的养殖、加工与流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酱板鸭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板鸭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如CN103120319A中所述的一种风味板鸭的制作方法,由炒盐腌制、盐霜清洗、糖水中浸泡后再悬挂自然风干步骤完成板鸭制作,该方法较适合具有腌腊风味板鸭的制作,但是其自然风干的加工方法不适合规模化生产操作和质量控制,也有采用现代装备制作板鸭的加工方法,如CN104382071A中所述滚揉、静腌,再变温烘烤和低温风干依次循环至鸭子水分为45%的加工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单纯热风干燥时鸭子脱水不均的问题,该工艺时由于采用变温烘烤和冷风干燥循环操作的方式,这种繁琐的干燥脱水方式会极大提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酱板鸭的制作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酱板鸭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滚揉腌制:选用检疫安全、清洗干净的白条鸭,装入滚揉机,将配制好的复合调味料和炸酱经真空吸料到滚揉机,在真空度0.06MPa~0.08MPa,滚揉15分钟,间隙1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滚揉腌制3~5小时,滚揉过程中白条鸭温度控制在10℃以下;所述复合调味料,按原料质量百分比计为:冰1%~3%,食用盐0.7%~1.5%,酿造酱油0.2%~1.2%,白砂糖0.2%~2%,味精0.2%~1.5%,红曲红0.01%~0.15%,黄酒0.2%~1.5%;
(2)冷风干燥:滚揉结束后白条鸭整形吊挂后进行冷风干燥,温度10~14℃,空气相对湿度为40~70%,空气流速为2~5米/秒,风干时间为25~50小时;
(3)烘烤:风干后的酱板鸭在蒸煮烟熏烘烤室内用60~95℃,烘烤0.5~6小时;
(4)成检贴标:烘烤后冷却的酱板鸭过金属检测仪进行金属异物检测合格后,进行贴标后出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炸酱和复合调味料进行滚揉腌制,能赋予瓯越风味酱板鸭酱香味浓的特点。本发明采用先冷风干燥再热风干燥相结合的干燥方法,能较好的脱去将板鸭中的水分,赋予酱板鸭肉质有韧性和干香浓郁的优点,又符合肉制品加工温度管理中先低温后高温的原则。本发明产品丰富了市场上酱板鸭制品的种类,实现了板鸭产品的现代化加工技术与应用。本发明适合工厂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本技术可用于酱鸡、酱油肉等腌腊酱卤制品的生产加工。本发明的推广应用将带动畜禽业的养殖、加工与流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本发明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酱板鸭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盛,未经熊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62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