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5761.8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8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林子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子进;陈双应;陈欢平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H01M2/34;H01M10/14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4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极性铅酸蓄电池 单体电池 电池腔 内腔 分气室 压腔 体内 蓄电池技术领域 蓄电池使用寿命 供电解液 排气孔 壳体 连通 制作 成功 | ||
本发明提供了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蓄电池使用寿命短和制作不成功的问题。本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包括内部具有电池腔的壳体以及设置于电池腔内的数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均具有供电解液注入的内腔且所述单体电池的内腔相互独立,所述壳体内位于上述电池腔上方还具有数个与单体电池的内腔一一对应连通的分气室,所述壳体内还具有共压腔,所有所述分气室分别通过排气孔与所述共压腔相连通。本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具有能成功制作且能正常使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分气室共压力的双极性铅酸蓄电池。
背景技术
双极性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包括正极端板、若干个双极性极板、负极端板、隔板、电解液、电池槽以及电池盖等。其中,双极性极板是由双极性基板的两面分别涂上正极膏和负极膏形成的,通过该双极性极板的设计,使得铅膏利用率提高,比能量高。
例如,申请人设计了一种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并申请了中国专利(其申请号为:201710179695.8;其公布号为:CN106876804A),该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包括具有上开口的壳体和连接于壳体上方具有空腔的顶盖,壳体内设有平行排列的双极板且通过双极板将壳体内腔分隔成若干扁平状的矩形隔室,在隔室内设有扁平的电池单体,壳体的上开口上设有盖板,盖板的下侧面与双极板密封连接且盖板的上侧面与顶盖密封连接,顶盖的空腔分隔成数量与隔室数量相同且相互独立的气室,若干气室与若干隔室一一对应并通过开设在盖板上的通孔相连通,每个气室均连接有单向阀。该铅酸蓄电池将每个隔室分别连通至相互独立的气室中,使得每个隔室均具有一条独立的排气通路,避免出现电解液互窜而导致的微短路、自放电等现象,保证了电池正常使用,提高了蓄电池的性能。
但是,上述双极性铅酸蓄电池中,每个隔室中的电池单体分别通过一个气室以及与该气室连接的单向阀实现排气,即各个隔室中的电池单体完全被分隔开,使得各个电池单体的内腔中注满电解液并充电后容易出现内压不一致的情况,而不一致的内压将破坏电池的结构导致电池性能下降,最终影响使用寿命。
为此,人们还设计了一种单体电池内压自动平衡并共用安全阀的双极性蓄电池(其申请号为:03133542.X;其公告号为:CN1220289C),该双极性蓄电池由中间单体电池、侧边单体电池、安全阀、隔膜等结构组成,中间单体电池由边框、双极性基板、正极板和负极板组成,双极性基板固定在边框内,正极板固定在双极性基板一侧,负极板固定在双极性基板的另一侧,双极性基板上部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将中间单体电池、侧边单体电池的内腔全部连通,并在侧边单体电池外侧的压板上开设通孔并设置安全阀,使得蓄电池内的素有单体电池的内腔通过数个通孔均连通至蓄电池侧部的安全阀处,共用一个安全阀,使得蓄电池内部各个单体电池的内压能保持一致,保证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但是,蓄电池在内化成的过程中,需要在组装后的蓄电池内注满电解液并充电,上述双极性蓄电池中各个单体电池的内腔之间通过通孔完全连通,则在进行内化成时,容易造成内部短路而严重影响蓄电池内化成,最终导致蓄电池制作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双极性铅酸蓄电池,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在铅酸蓄电池能成功制作的前提下保证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双极性铅酸蓄电池,包括内部具有电池腔的壳体以及设置于电池腔内的数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均具有供电解液注入的内腔且所述单体电池的内腔相互独立,所述壳体内位于上述电池腔上方还具有数个与单体电池的内腔一一对应连通的分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具有共压腔,所有所述分气室分别通过排气孔与所述共压腔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子进;陈双应;陈欢平,未经林子进;陈双应;陈欢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57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