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门限约束虚机迁移的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5199.9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88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君;颜亮;祝乃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G06F9/455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姜鹏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门限 约束 迁移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门限约束虚机迁移的管理方法,其管理过程为:首先在服务器集群中,设定各物理服务器可处理的最优负载门限和最低负载门限,这里的负载是指物理服务器中动态创建的虚拟机;然后实时各监控物理服务器上的活跃虚拟机数量,当物理服务器中动态创建的虚拟机数超出了最优负载门限或者低于最低负载门限时,进行虚拟机迁出操作,同时将本地无负载的物理服务器进入节能休眠状态。该基于双门限约束虚机迁移的管理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现有虚机迁移策略单一性所引起的无法兼顾能耗与服务性能整体优化的问题,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泛,易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实用性强、基于双门限约束虚机迁移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无论是传统数据中心还是大规模云计算虚拟化数据中心,负载的均衡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资源使用过量的计算节点,不仅会大幅降低用户体验,而且能耗会急剧增加,甚至影响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现有的大规模数据中心一般采用虚拟化技术,上层管理平台可通过虚拟机迁移或定制虚拟机创建策略的方式,使得计算能力可按需分布到各集群节点。因此,如何进行虚拟机调度,使得资源使用效率更高效,更均衡的前提下,保证迁移开销小的同时,系统能耗还可以尽量降低,是一个非常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问题。
目前,针对虚机的调度问题,云计算平台的解决方法通常是通过单一的约束条件进行策略调度,如均匀分布方式是将所有虚拟机平均分配至宿主机,而随机分布方式是将所有满足资源条件的宿主机进行服务能力排序,将新创建虚机随机调度至进入排名门限的宿主机上。这一类均匀分布或随机调度方式的缺点是每个物理节点都可能加载了虚拟机,系统需为这些虚拟机所在的物理节点匹配相应的网络资源、存储资源以及能耗。近年也有提出通过将虚拟机集中迁移至多台物理机上,并休眠或关闭无虚机分布的物理主机的方式进行能耗节约的方式,但这些方式没有考虑虚机迁移是个开销较大的过程,另一方面过于集中调度虚机到相应物理机,可能会造成业务性能下降和能耗的升高,反而降低了整体的优化效果。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双门限约束虚机迁移的管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实用性强、基于双门限约束虚机迁移的管理方法。
一种基于双门限约束虚机迁移的管理方法,其管理过程为:
一、首先在服务器集群中,设定各物理服务器可处理的最优负载门限和最低负载门限,这里的负载是指物理服务器中动态创建的虚拟机;
二、然后实时各监控物理服务器上的活跃虚拟机数量,当物理服务器中动态创建的虚拟机数超出了最优负载门限或者低于最低负载门限时,进行虚拟机迁出操作,同时将本地无负载的物理服务器进入节能休眠状态。
所述步骤一中,按各个物理服务器处理能力设定最优负载门限;并按能耗比效率要求设定最低负载门限。
所述步骤二的详细过程为:
1)在获取各物理服务器上的活跃虚拟机数量后,根据其资源使用量,确定该虚拟机是否需要进行迁移,从而确定待迁移对象,将待迁移对象迁移至其它低于最优负载门限值的物理服务器中;
2)在迁移完成后,再获取低于最低负载门限的物理服务器,进行虚拟机迁出操作,同时将本地无负载的物理服务器进入节能休眠状态。
所述步骤1)中,获取个物理服务器上的活跃虚拟机数量通过监测服务与统计程序获取,在获取活跃虚拟机后,根据其资源使用量,将其与最优负载门限进行比较,若该数量高于最优负载门限,则迁出多于该最优负载门限的全部虚拟机至其余低于最优负载门限且高于最低负载门限的物理服务器中;
在迁出过程中,迁入的物理服务器按与最优负载门限相差数量大小的优先级进行排序,优先迁入差值更小的物理服务器,直至最终该物理服务器上的活跃虚拟机数等于或低于最优负载门限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未经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51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