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短波红外像方远心镜头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4809.3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96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崔继承;陈建军;杨晋;孙慈;刘嘉楠;刘建利;张锐;姚雪峰;宋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22;G02B13/14 |
代理公司: | 44316 深圳市科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勍毅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镜头 像方远心 短波 透镜 短波红外成像 光学系统焦距 透镜结构形式 大相对孔径 光谱仪 光线入射 光学系统 后续系统 机械连接 望远系统 变型 后截距 宽光谱 全视场 组结构 探测器 光谱 像差 像质 校正 总长 平衡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短波红外像方远心镜头,镜头包括8片透镜,透镜结构形式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为正负正负正正负正;镜头的光学系统焦距为30mm,F数为2,光谱范围为1000nm~2500nm,全视场18.2°,系统总长51mm,其中系统最后一面到像面的距离为8mm,即后截距8mm,为光学系统与后续系统或探测器的机械连接留有了足够空间;该镜头的发明主要作为短波红外成像光谱仪的望远系统,通过对初始结构的变型和复杂化,最后采用八片六组结构,对系统七种像差均进行了校正和平衡,最终使系统具有大相对孔径、宽光谱范围、结构紧凑、像质优良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短波红外像方远心镜头。
背景技术
成像光谱仪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将成像技术与光谱技术结合于一体的光学仪器。成像光谱仪的结构主要包括前段望远系统和后端分光系统,望远系统将景物成像于一次像面,分光系统则通过狭缝截取一个线视场,将其色散分波段成像,然后通过整个成像光谱仪的转动扫描,将线视场扫描称为面视场。由此可见,望远系统的成像质量,决定着整个仪器的成像质量。
短波红外成像光谱仪的工作波段为1000nm~2500nm,因此望远系统也应针对该波段进行设计,但是大多数光学材料在接近2400nm左右时透过率会很低,可用光学材料种类较少,因此设计过程中光学材料的选择应着重考虑光学透过率的因素。同时整个波段范围宽达1500nm,在可选材料如此至少的情况下,色差的校正显得尤为困难,并且由于望远系统所成一次像面会作为分光系统的物面,因此七种像差都应进行严格校正。
综上所述,短波红外成像光谱仪的望远系统的设计,无论从材料的选择、初始结构的确定,还是到初始结构的复杂化、像差的校正和平衡,都需要设计者仔细斟酌考虑,具有一定的设计难度。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设计一种新的短波红外像方远心镜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短波红外像方远心镜头,作为短波红外成像光谱仪的望远镜头,该镜头不仅具有像方远心的特点,而且在光学材料的选择,结构形式的排布以及像差优化平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作为成像光谱仪望远镜头的具体要求,最终镜头具有像方远心、大相对孔径、宽光谱范围、结构紧凑、像质优良等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短波红外像方远心镜头,其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依次同轴排布的第一正透镜、第一负透镜、第二正透镜、第二负透镜、第三正透镜、第四正透镜、第三负透镜和第五正透镜;所述第一正透镜的材料为HZK20,14mm<通光口径<15mm,6mm<厚度<7mm;所述第一负透镜的材料为HLAF62,13mm<通光口径<14mm,1mm<厚度<2mm;所述第二正透镜的材料为HBAK5,11mm<通光口径<12mm,4mm<厚度<5mm;所述第二负透镜的材料为HZF6,10mm<通光口径<11mm,1mm<厚度<2mm;所述第三正透镜的材料为HZBAF1,12mm<通光口径<13mm,8mm<厚度<9mm;所述第四正透镜的材料为HZK20,17mm<通光口径<18mm,6mm<厚度<7mm;所述第三负透镜的材料为HZF4,15mm<通光口径<16mm,1mm<厚度<2mm;所述第五正透镜的材料为HLAF62,13mm<通光口径<14mm,3mm<厚度<4mm。前述六种光学材料均选自成都光明玻璃库,在兼顾系统光学材料透过率的同时,统筹考虑了系统像差的校正和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48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