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分区背光的低延迟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4701.4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2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查国伟;崔宏青;马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武岑飞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区 背光 延迟 液晶 显示装置 及其 驱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区背光的低延迟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若干阵列分布的分区背光,所述驱动方法包括:S1、对显示屏主动阵列行列扫描,获取当前像素的图像灰阶,得到图像灰阶矩阵;S2、将图像灰阶矩阵根据显示装置的电光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显示驱动矩阵;S3、根据分区背光将显示驱动矩阵划分为一一对应的显示分区,并获取当前像素所处的显示分区的位置;S4、根据当前像素所处的显示分区的位置及显示驱动矩阵进行各显示分区的灰阶分布统计,根据各显示分区灰阶分布统计计算各显示分区点亮时的背光系数,并根据当前像素在显示分区中所处的位置及当前显示分区在显示驱动矩阵中所处的位置确定所需点亮的显示分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分区背光的低延迟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显示终端的发展从单纯的图片展示逐渐过渡到视频显示,近年来随着流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显示器件的视频画质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传统追求画质解析度、色彩还原性、对比度等基础上,视频播放对于显示器件再现动态画面也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便是改善运动模糊。
运动模糊从源头来说主要是显示器件有限的响应时间与人眼的视觉跟踪和空间分辨特性共同决定的,一般而言,4ms以上的响应主要是由显示器件的响应时间决定的。具体地,以LCD显示器件为例,IPS/FFS的响应时间通常为20-30ms,显示的时钟频率通常为60Hz。相邻帧间画面如有存在高速运动的物体,由于液晶的响应时间远长于帧间切换速率,因而会存在一定的视觉拖尾现象从而产生运动模糊。
目前,运动模糊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采用高频驱动、采用画面插黑、采用背光插黑等,其中高频驱动能够有效地解决画面模糊现象,同时在画质上没有不良的显示缺陷,但是高频驱动对于液晶的响应速率、驱动IC的数据量等产生新的硬件要求,而插黑技术能够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改善运动模糊问题,但是同时会带来整体画面偏暗的问题。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分区背光的低延迟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分区背光的低延迟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分区背光的低延迟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若干阵列分布的分区背光,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S1、对显示屏主动阵列行列扫描,获取当前像素的图像灰阶,得到图像灰阶矩阵;
S2、将图像灰阶矩阵根据显示装置的电光曲线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显示驱动矩阵;
S3、根据分区背光将显示驱动矩阵划分为一一对应的显示分区,并获取当前像素所处的显示分区的位置;
S4、根据当前像素所处的显示分区的位置及显示驱动矩阵进行各显示分区的灰阶分布统计,根据各显示分区灰阶分布统计计算各显示分区点亮时的背光系数,并根据当前像素在显示分区中所处的位置及当前显示分区在显示驱动矩阵中所处的位置确定所需点亮的显示分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4包括:
S41、若当前像素(x,y)为所在显示分区的第一个像素,且所在显示分区为第m行显示分区的第一列时,关闭m行分区背光;
S42、若当前像素(x,y)为当前显示分区的最后一个像素,根据各显示分区灰阶分布统计计算当前像素所在显示分区的背光系数Blu(m,n)。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S42还包括:
若当前显示分区为第m行显示分区的最后一列,则点亮当前显示分区K行之前的分区背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47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