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循环光催化污水处理反应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4399.2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3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熊超;陈定红;耿丽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澳弘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器外壳 顶盖 沉淀箱 处理反应器 催化污水 出水阀 电控箱 回流阀 进水阀 进水管 循环光 设备使用寿命 污水处理技术 在线监测器 侧壁上部 出水水质 光触媒板 减少设备 节约资源 紫外灯管 进气管 控制端 蓄水箱 再处理 上端 外部 侧壁 探头 蓄水 水质 | ||
一种循环光催化污水处理反应器,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反应器外壳的顶部设有顶盖,顶盖的上部设有电控箱,顶盖上穿设有进水管和进气管,进水管内设有进水阀,所述的光触媒板和紫外灯管均设置在反应器外壳内,且其上端均固定在顶盖的底部;所述的反应器外壳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水阀,反应器外壳的侧壁上部设有数个回流阀;反应器外壳的外部套设有沉淀箱,沉淀箱的外部套设有蓄水箱;所述的水质在线监测器的探头穿设在沉淀箱的内部,其控制端设置在蓄水箱内;所述的进水阀、出水阀以及回流阀均与电控箱连接。能够根据出水水质选择性的采取循环再处理流程,节约资源,减少设备运行次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实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光催化污水处理反应器。
背景技术
污水,通常是指受一定污染的、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排出水。污水处理一般分为生产污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在这些污水中存在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包括病原体污染物,常含有病毒、病菌、寄生虫等各种病原体;耗氧污染物,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有机物质,可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并产生硫化氢等难闻气味;植物营养物,大量过营养物质进入湖泊等水体后,会引起藻类迅速繁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有毒污染物,一般是一些重金属、剧毒物质氰化物等无机阴离子和有机农药、多氯联苯等有机污染物;此外,还有无机污染物、石油类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和热污染等。
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由于污水中的污染物组成非常复杂,常常需要以上几种方法组合,才能达到处理要求。这些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大都存在着一些缺点:物理法虽将污染物从水溶液中脱离,但若无后续处理,污染物仍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而且处理介质常需要阶段性再生恢复;化学法可降解或消除污染物,但需要投加成本较高的化学药剂,而且投加的化学药剂也可能给水溶液中带来二次污染;生物法利用生物代谢作用消除污染物,价格相对低廉,但往往受限于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对于一些处理难度较大的废水束手无策。
光催化原理简单地说,就是一些半导体材料在紫外线的照射下阶带电子会被激发到导带,从而产生具有很强反应活性的电子-空穴对,这些电子-空穴对迁移到半导体表面后,在氧化剂如氧气、水等或还原剂(如污染物或小分子有机物)作用下,可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从而起到降解污染物的作用。因此,将光催化技术应用的污水处理方面,将会对污水处理效率带来大大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循环光催化污水处理反应器,能够根据出水水质选择性的采取循环再处理流程,节约资源,减少设备运行次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实用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反应器外壳、顶盖、进水管、电控箱、紫外灯管、光触媒板、进水阀、出水阀、沉淀箱、蓄水箱、回流阀、水质在线监测器、进气管;反应器外壳的顶部设有顶盖,顶盖的上部设有电控箱,顶盖上穿设有进水管和进气管,进水管内设有进水阀,所述的光触媒板和紫外灯管均设置在反应器外壳内,且其上端均固定在顶盖的底部;所述的反应器外壳的侧壁底部设有出水阀,反应器外壳的侧壁上部设有数个回流阀;反应器外壳的外部套设有沉淀箱,沉淀箱的外部套设有蓄水箱;所述的水质在线监测器的探头穿设在沉淀箱的内部,其控制端设置在蓄水箱内;所述的进水阀、出水阀以及回流阀均与电控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数个回流阀均高于水质在线监测器的设置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沉淀箱的高度略高于回流阀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蓄水箱的高度低于沉淀箱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反应器外壳、沉淀箱以及蓄水箱的底板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沉淀箱的上边缘向外侧下部倾斜设有泄水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澳弘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澳弘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43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