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人和机动车的智能警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4254.2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0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袁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泉 |
主分类号: | E01F9/604 | 分类号: | E01F9/604;E01F9/615;E01F9/619;E01F9/646;E01F9/30;H02S20/21 |
代理公司: | 太原倍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1 | 代理人: | 张宏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人 机动车 智能 警示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人和机动车的智能警示装置,包括两个通过支撑杆铰接的平板、电源、检测单元、警示单元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固定在平板上的检测单元、警示单元连接。所述检测单元是人体热释电传感器和/或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人体、动物以及机动车辆的热量并传送信号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信号控制警示单元做出警示,将该装置放置在路口或者车辆前端,可以有效地警示过往穿插的行人和车辆,以减少鬼探头现象带来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警示系统,具体而言,是一种设置在路口对行人和机动车的智能安全警示系统。
背景技术
交通领域中的“鬼探头”现象是指在A车超越B车时(亦指A车在行驶途中,两边的车辆或一边的车辆B处于静止状态),由于A车视线被车辆或障碍物阻挡,从B车车头前、逆向车辆的车尾处或道路两侧建筑等视觉盲区突然跑出行人或车辆的场景。这一现象让行驶中的司机很难提前判断,经常因此造成交通事故。此外,施工路段的围挡、绿化隔离带,直行车辆容易因路面通行条件好而放松警惕,但从围挡、绿化带中突然出来的非机动车、行人会让直行车辆措手不及;道路出入口和建筑物遮挡是一样的,因为一般主路与辅路之间都有隔离带,有些隔离带,如果行人出入主路时,车辆很难发现,双发车速过快的话,很容易发生危险;十字路口、丁字路口也是鬼探头事故的高发区;这种事故发生的危险指数很大,受到伤害最大的就是行人、非机动车,不仅私家车容易因“鬼探头”造成事故,一些营运车辆、公交车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故。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频繁发生的交通事故以及对社会带来的危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交通秩序、减少事故发生的一种行人和机动车的智能警示装置。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行人和机动车的智能警示装置,包括基板、支撑杆、电源、铰接座、检测单元、警示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的基板包括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的内侧边均设置有铰接座、并通过所述铰接座与支撑杆连接;
所述基板上固定所述的控制单元、电源、检测单元和警示单元;
所述警示单元包括第一警示单元和第二警示单元,
所述的检测单元是人体热释电传感器和/或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所述的控制单元为集成控制IC;
设置在第一平板的检测单元通过控制单元与设置在第二平板的第二警示单元连接,设置在第二平板的检测单元通过控制单元与设置在第一平板的第一警示单元连接;
上述检测单元、警示单元和控制单元由电源供电。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凸面镜,在所述的第一平板或第二平板的两侧竖向边缘均设置边框,边框内侧开设凹槽,两侧凹槽形成用于固定所述凸面镜的框架;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的边框的上端开设至少一对竖直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警示单元和第二警示单元都包括至少三个循环亮灭的LED灯。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各设置至少三组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和至少一个人体热释电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板表面设置反光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板为亚克力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在铰接座的另一端通过铰接装置铰接延长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件的两端设置套筒装置。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太阳能装置,所述太阳能装置通过套筒装置固定在基板的上方并连接所述的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泉,未经袁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4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