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球形玻璃气室的制作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3799.1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8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范潇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潇潇 |
主分类号: | G01N21/01 | 分类号: | 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装置 激光器 玻璃管 气室 加热装置 球形玻璃 制作系统 圆孔 激光反射装置 控制器 光纤 连通 垂直向下 固定玻璃 光纤连接 水平固定 通气管道 制造系统 可重复 喷射口 氢氧焰 射出 传导 喷射 激光 检测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形玻璃气室的制作系统及方法,该制造系统包括:通气管道和与其连通的气室,以及激光器、光纤、玻璃管、转动装置、加热装置和控制器,以及相对于转动装置设置的激光反射装置;玻璃管的一端固定在转动装置上且与气室连通;转动装置上固定玻璃管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圆孔;加热装置设置在玻璃管的下方,且在靠近玻璃管的一侧设有用于喷射氢氧焰的多个喷射口;激光器与光纤连接,且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过光纤的传导从圆孔垂直向下射出,激光器、光纤、圆孔和激光反射装置共同用于检测玻璃管是否水平固定在转动装置上;控制器分别与激光器、转动装置和加热装置连接。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制作系统制作球形玻璃气室的可重复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子碱金属气室用玻璃泡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球形玻璃气室的制作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原子碱金属气室是多种基于气体原子与光相互作用的超高灵敏测量装置的表头,是测量设备的敏感核心,其性能的好坏从本质上决定了测量装置的灵敏度极限。现阶段所使用的碱金属气室的几何形状主要是立方体、圆柱体和球体三种。立方体气室的主要优势是制作简单,较容易保证其玻璃面的平整度,而且在入射激光与出射激光的光路调节方面都有着相对简单的特点,但是其三维对称性远不如圆柱体与球体,从而导致在立方体的面与面相交处由于原子运动与碰撞而导致的弛豫问题。
为了解决此问题,就是使用球体气室。但是,由于在现阶段的技术中,球体的制作较为困难,普遍采用人工吹制,其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人为的技术因素且可重复性差。即便在使用碱金属气室的诸多技术领域中,较为成熟的原子钟技术主要使用较为折中的圆柱体碱金属气室,但是在使用碱金属气室的超高灵敏物理量测量技术中,碱金属气室的几何形状缺陷而导致的测量误差,渐渐成为制约物理量测量时不可忽视的噪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球形玻璃气室的制作系统及方法,通过设备加工代替人工吹制,加工成的球形玻璃气室具有高圆球度、高对称性、高可重复率以及大小可调节等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球形玻璃气室的制作系统,包括:通气管道和与其连通的气室,以及激光器、光纤、玻璃管、转动装置、加热装置和控制器,以及相对于所述转动装置设置的激光反射装置;
所述玻璃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转动装置上且与所述气室连通;
所述转动装置上固定所述玻璃管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圆孔;
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玻璃管的下方,且在靠近所述玻璃管的一侧设有用于喷射氢氧焰的多个喷射口;
所述激光器与所述光纤连接,且所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经过所述光纤的传导从所述圆孔水平射出,所述激光器、所述光纤、所述圆孔和所述激光反射装置共同用于检测所述玻璃管是否水平固定在所述转动装置上;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激光器、所述转动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激光器发出激光,控制所述转动装置运动,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上的多个所述喷射口喷射氢氧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球形玻璃气室的制作系统制作球形玻璃气室的可重复率高,且球形玻璃气室的大小可调节,易于量产和推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当所述玻璃管的受热端产生形变化后,所述控制器根据预设的参数控制多个所述喷射口喷射不同强度的氢氧焰,对所述玻璃管的受热端进行加热。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整多个喷射口喷射的氢氧焰的强度,使得玻璃管的受热端的各个部位受热均匀,从而确保制得的球形玻璃气室的薄厚均匀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管道与所述气室可分离。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喷射口与所述加热装置可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潇潇,未经范潇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37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