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1700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3406.7 | 申请日: | 201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7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李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卓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485 | 分类号: | H01M4/485;H01M4/525;H01M4/587;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齐则琳;张雷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导电剂 负极活性物质 正极活性材料 活性材料 粘结剂 负极浆料 正极浆料 石墨 电容量 镍钴铝 悬浮剂 循环性 硅碳 制备 电池 | ||
1.一种21700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其正极片由铝箔涂覆正极浆料制成,其负极片由铜箔涂覆负极浆料制成,所述正极浆料由按质量百分数计的以下成分制成:补足至100%的正极活性材料、0.2-0.6%的第一导电剂、0.2-0.6%的第二导电剂和1.0-1.5%的粘结剂,所述正极活性材料为镍钴铝活性材料;所述负极浆料由按质量百分数计的以下组分制成:补足至100%的负极活性物质、0.9-1.1%的第三导电剂、1.5-1.7%的悬浮剂和2.0-2.2%的粘结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为硅碳石墨活性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1700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剂为碳纳米管、所述第二导电剂为导电石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1700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浆料由按质量百分数计的以下组分制成:补足至100%的镍钴铝活性材料、0.38-0.42%第一导电剂、0.38-0.42%第二导电剂、1.3-1.4%粘结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1700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其隔膜为具有微孔的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复合薄膜三层复合隔膜,隔膜厚度为12μm或14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1700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片的压实密度>3.5g/cm3,正极片的厚度为120-130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1700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浆料由按质量百分比计的以下组分制成:补足至100%的硅碳石墨、0.95-1.0%导电炭黑、1.55-1.6的CMC、2.1-2.15%的SBR。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1700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其电解液由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甲乙酯(EMC)按1∶1∶7的体积比制成,电解液中,Li+浓度为1.2mol/L;碳酸亚乙烯酯(VC)的浓度为1-2wt%,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的浓度为10-12wt%。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21700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其正极极耳宽度为5mm;负极极耳宽度为4mm。
9.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21700锂离子电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正极浆料原料加入60-80%重量的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得到正极浆料,涂覆于金属铝箔上,于80-120℃的温度下干燥后,辊压成压实密度为3.5-3.8g/m2、厚度为120-130μm的正极片;
2)将悬浮剂干粉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悬浮剂胶液,将负极活性物质、第三导电剂和粘结剂混合均匀,分批加入悬浮剂胶液,再加水制成负极浆料,涂覆于厚度为8-10μm厚的金属铜箔上,在100-140℃的温度下干燥后,辊压成厚度90-100μm厚、压实密度为1.75-1.95g/cm3的负极片;
3)把正极片与负极片裁成长条形,在正极片上预留极耳接片、负极预留极耳接片;将正极片、隔膜、负极片卷绕成圆柱状卷芯,焊接极耳,烘烤电芯、注入电解液,得到21700电池。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正极浆料的固含量为60-70%;步骤2)中,负极浆料的固含量为4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卓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卓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340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