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马铃薯发芽特性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092311.3 | 申请日: | 2018-0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4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 发明(设计)人: | 兴丽;赵庆亮;曹有福;张小燕;韩亚芬;李少萍;郭亚琳;张凡伟;王燕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1/3563 | 分类号: | G01N21/35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芊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91 | 代理人: | 彭秀丽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朝阳区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马铃薯 发芽 近红外光谱技术 快速鉴别 农产品质量检测 近红外区 快速鉴定 绿色环保 模型构建 模型检测 生理变化 判定 | ||
1.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快速鉴别马铃薯发芽特性方法中的应用。
2.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马铃薯发芽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健康马铃薯及发芽马铃薯样本,分别将健康马铃薯及发芽马铃薯样本分为定标集和验证集,并分别采集各健康马铃薯及发芽马铃薯样本的近红外光谱信号,获得定标集光谱信号和验证集光谱信号;
(2)对采集的健康马铃薯及发芽马铃薯样本的近红外光谱信号进行预处理;
(3)以经过预处理的数据为基础,建立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模型,并对所构建的判别分析模型进行评价;
(4)在与步骤(1)相同的采集条件下,采集待测马铃薯样本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并输入至步骤(3)中建立的所述判别分析模型中进行判别分析,以快速鉴定待测马铃薯样本的发芽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马铃薯发芽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近红外光谱采集范围为12000-4000cm-1,其分辨率为4或8cm-1,扫描次数为32或64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马铃薯发芽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近红外光谱采集步骤中,马铃薯样本采用不透光金属盒遮蔽,并选择至少4个不同点进行采集,计算获得其平均光谱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马铃薯发芽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定标集和验证集的数量比例为3-4:1。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马铃薯发芽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预处理步骤的方式选自基线校正、加权最小二乘基线校正、去趋势、MSC、SNV、标准化、归一化方法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马铃薯发芽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的步骤采用留一交互验证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马铃薯发芽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对所述判别分析模型进行评价的步骤是对所述判别分析模型的精度进行评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马铃薯发芽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别分析模型的精度采用识别率和拒绝率为评价指标,所述识别率和拒绝率为0.85-1.00时,所述判别分析模型有效,所述识别率和拒绝率越接近1.00,所述判别分析模型的精度越高。
10.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鉴别马铃薯发芽特性的方法在马铃薯质量检测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23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相光催化机理研究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沥青识别检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