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蚀量测量传感器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90651.2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45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孟松鹤;潘威振;易法军;许承海;朱燕伟;段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4 | 分类号: | G01N2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李亚东;周娇娇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烧蚀 电阻丝 传感器 回折 待测件 量测量 测量 间隔设置 灵活调整 同步测量 基体嵌 开放端 并联 侧壁 延伸 制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烧蚀量测量传感器,包括基体和多个电阻丝,所述基体嵌设于待测件内,且材料与待测件的材料相同,所述基体的前端为烧蚀端,每个所述电阻丝均回折设置在所述基体的侧壁上,其开放端延伸至所述基体的后方,其回折端靠近所述烧蚀端,多个所述电阻丝之间并联;多个所述电阻丝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电阻丝的回折端靠近所述烧蚀端的距离均不相同。本发明不仅可以同步测量材料的烧蚀量,而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电阻丝的数目和位置,进而灵活调整烧蚀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测量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烧蚀量测量传感器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材料烧蚀是一种常见现象,例如在高速飞行过程中,表面材料经历严酷的气动热环境时,出现热解、碳化、氧化和剥蚀的现象,即为材料的烧蚀后退的现象。在实际应用中,材料烧蚀量测量对于材料设计乃至任务的成败至关重要。
针对烧蚀材料烧蚀量的测量,传统的方法为测量烧蚀前后的材料厚度,进而得出总的烧蚀量和平均烧蚀量,很少能针对烧蚀过程中烧蚀量变化进行测量。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可靠且易于调整的烧蚀量测量传感器,实现对烧蚀量的同步测量。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烧蚀量测量传感器,包括基体和多个电阻丝,所述基体嵌设于待测件内,且材料与待测件的材料相同,所述基体的前端为烧蚀端,每个所述电阻丝均回折设置在所述基体的侧壁上,其两个开放端延伸至所述基体的后方,其回折端靠近所述烧蚀端,多个所述电阻丝之间并联;
多个所述电阻丝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电阻丝的回折端靠近所述烧蚀端的距离均不相同。
优选地,所述基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电阻丝的放置槽,且所述放置槽的数量与所述电阻丝的数量相匹配。
优选地,每个所述放置槽内均设有一个陶瓷管,且所述陶瓷管不高于所述基体侧壁的平面,回折设置的所述电阻丝穿设在相对应的所述陶瓷管内,且所述电阻丝的回折端伸出所述陶瓷管外。
优选地,所述陶瓷管包括两个沿所述陶瓷管轴向设置的通孔,所述电阻丝的两个开放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基体的后方。
优选地,所述基体的后端还设有金属环,每个所述电阻丝均有一个开放端连接在所述金属环上,另一个开放端连接在同一根导线上。
优选地,所述基体呈长方体或圆柱体。
优选地,所述电阻丝采用镍铬合金制成,各个所述电阻丝的阻值均相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烧蚀量测量传感器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用与待测件相同的材料制作基体,基体的前端为烧蚀端;
在所述基体的侧面上加工多个放置槽,各个所述放置槽间隔设置,所述放置槽的起始端靠近所述烧蚀端的距离均不相同,末端均延伸至所述基体的后端,在所述基体的后端安装一个金属环;
每个所述放置槽内放置一个套设有电阻丝的保护管,每个所述电阻丝均呈回折状态,所述电阻丝的回折端伸出所述保护管外;
将各个保护管分别固定在对应的所述放置槽内,使各个所述电阻丝的回折端均与对应所述放置槽的起始端接触,两个开放端均延伸至所述基体的后方,每个所述电阻丝均有一个开放端与所述金属环连接,另一个开放端连接到同一根导线,使各个所述电阻丝并联。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06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