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车载终端的卡片槽及车载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90342.5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7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桂杰;李安;秦建良;邱新豪;韩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聚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B60R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子青;刘芳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卡片 车载终端 第二区域 第一区域 卡片槽 开口 容纳腔 基板 壳体 容纳 分隔件 分隔 连通 互不干涉 集成度 电子片 壳体罩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载终端的卡片槽及车载终端。其中卡片槽包括:壳体和基板;壳体罩设在基板上,且壳体与基板围成容纳电子卡片的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分隔件,且将容纳腔分隔为容纳电子卡片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壳体上开设有与第一区域连通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区域连通的第二开口,且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方向不同。本发明卡片槽及车载终端,通过分隔件将壳体与基板围成的容纳腔分隔为容纳电子卡片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且第一区域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区域第二开口的方向不同,电子卡片可以分别从不同的方向插设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安装简单方便,多个电子卡片互不干涉,卡片槽还可以同时容纳多张电子片卡,提高了电子卡片安装的集成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载终端的卡片槽及车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内的功能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诸如ETC不停车电子收费卡、ETCF车载电子自动加油支付卡等各种车用卡片,如何方便、快速安装这些车用卡片,并使得这些车用卡片在使用时也简单、方便,提高汽车的用户体验度,显得尤为重要。
通常,各种车用卡片通常搭配车载终端使用,即车内安装有车载终端,车载终端上设置有卡片槽,电子卡片插设在卡片槽内,通过车载终端实现与外部设备的交互。在现有技术中,一个卡片槽只安装一个卡片,例如,ETC卡片槽中只安装ETC卡。一般地,各种卡片槽通过吸盘吸附或者粘贴到前挡风玻璃上。
但是,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各种车用ETC卡、加油卡、交通卡等各种卡片及其车载终端,均独立的安装在前挡风玻璃上,占用空间大,使用不便。而且,前挡风玻璃安装的设备过多,容易阻挡驾驶员的视线,不利于行车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载终端的卡片槽及车载终端,以解决现有卡片槽只能安装一个卡片、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载终端的卡片槽,包括:壳体和基板;所述壳体罩设在所述基板上,且所述壳体与所述基板围成容纳电子卡片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分隔件,且将所述容纳腔分隔为容纳所述电子卡片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第一区域连通的第一开口、与第二区域连通的第二开口,且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朝向不同的方向。
如上所述的用于车载终端的卡片槽,其中,所述壳体包括顶壁以及与所述顶壁固定连接的侧壁;所述基板与所述顶壁平行设置、且与所述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分隔件与所述侧壁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顶壁、所述基板平行;所述基板与所述分隔件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区域,所述分隔件与所述顶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侧壁上。
如上所述的用于车载终端的卡片槽,其中,所述第一区域内设置有与所述分隔件相互平行的中间板,将所述第一区域分隔为至少两个用于安装所述电子卡片的卡槽,且所述至少两个卡槽的开口朝向不同方向;和/或,所述第二区域内设置有与所述分隔件相互平行的中间板,将所述第二区域分隔为至少两个用于安装所述电子卡片的卡槽,且所述至少两个卡槽的开口朝向不同方向。
如上所述的用于车载终端的卡片槽,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第一卡槽,用于安装第一电子卡片;所述第二区域为第二卡槽,用于安装第二电子卡片;且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的开口相对设置。
如上所述的用于车载终端的卡片槽,其中,所述基板为电路板,且所述电路板上远离所述第一卡槽的开口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第一电子卡片的卡座;所述卡座内设置有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卡座芯片,用于读取所述第一电子卡片。
如上所述的用于车载终端的卡片槽,其中,所述侧壁上设置有卡钩,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钩相卡接的卡接槽。
如上所述的用于车载终端的卡片槽,其中,所述电路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顶壁朝向所述电路板方向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相配合的限位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聚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聚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903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正面保持力的枢转悬挂件
- 下一篇:动态悬挂式顶篷内衬